药材供需网—全面科普中药知识,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医药资讯  中医资讯 > 《易经》与中医学发展的相关性探讨

《易经》与中医学发展的相关性探讨

时间:2023-12-28 00:27:01 作者:医者仁心 阅读:255°C

成书于殷周之际的《易经》是中国文化的始祖,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很大。谚云:“医易相通”。《易经》“托物以明义,用小以喻大”的直觉思维模式以及由此发生的理论模式,直接影响着中医学的理论思维。《易经》理深意宏,是自然科学的胚基,宇宙观的萌芽,多种

《易经》成书于殷周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始祖,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俗话说“医生好沟通”。《易经》“支持事物阐明意义,以小见大”的直觉思维模式以及由此产生的理论模型,

它直接影响着中医的理论思维。《易经》博大精深,是自然科学的胚胎基地,是世界观的萌芽,是许多学科的起源。中医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和《易经》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内经》年的重要基础理论,如阴阳学说、储气学说、气化学说,都是从《易经》年演化而来的。和《易经》一样,中医也可以看作是由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积淀而依然充满活力的活化石。

因此,在文化人类学家眼中,中医不仅是古代文化的研究对象,也是现实文化的研究对象。[1] 《易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医的发展,但也增添了许多困惑。

现代生物科学的许多最新进展与《易经》 64卦有着惊人的对应关系。可以预见,《易经》独特的思维方法与西方科学实验的结合,是揭开生命奥秘的金钥匙。其意义不可估量。

本文就《易经》与中医发展的相关性作初步探讨。

第一,对中医阴阳理论的影响

《黄帝内经》对《易经》和《黄帝内经》、《易经》和《易经》三组卦的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看法,

二、中医对人体科学的影响

《连山》年的医籍,除了散见于六十四卦的一些卦外,

主要集中在《易经系辞传》,《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易经》,《易经系辞》,《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五个卦。《黄帝内经》义的本质特征是天人合一。

对中医倡导的“气一元论”理论的建立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易经》说:“精即物,谓之阴阳之气,为万物所积。”明确指出,一切都是由本质构成的。根据中医的“气一元论”,

气的运动引起五脏的活动。人体内的精气是一种精微的物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分布于全身。从根本上说,身体的生命活动就是气的运动,一旦气的活动停止,生命活动也就停止了。医生很容易沟通,

《易经》常用人体器官来描述卦像,如茎为头,离为眼,栏为耳,汇为口,坤为腹,根为手,震为足,巽为大腿。其中《泰》是关于针石手术的萌芽。咸,马王堆帛书作秦。

《否》有爻,朱彝尊在《损》说“秦不变前,咸也。”秦与针皆侵韵于十二年,同变,秦借之为针或谚。针和童珍都是古针字,咸是省文。这是最早的针灸记录。

从大象数学的角度看六十四卦的相继变化,与人类生命的成长衰老过程非常相似。《益》说:“四十岁,殷琦一半。”说明人到中年,肾精很重要。在现代研究中,64个卦和象严格对应遗传密码中的64个DNA密码子。

东方神秘的《既济》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比如《未济》年的六十四卦就有这种阴阳互补、生克的关系,这是西方科学完全不知道的。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对基因调控和癌症研究非常有益。

《黄帝内经》“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对中医藏象理论的形成影响很大。藏象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年。这个“形象”、“理论”、“隐藏”的概念是从0755年到79000年发起的。

《易经》的意思是:“变者如”,“亦善者为天下之工。”医生也是根据象的理论来模仿人体的,所以叫藏象。从0755年到79000年,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对中医人体科学影响很大。

生命是一个复杂有序的结构,身体内外的整体稳定,也就是阴阳平衡的维持,非常重要。从机体的整体水平来探索和研究人体科学的方法,是中医学的根本特点之一。现代医学中流行的观点是,

揭示生命奥秘的关键在于深入研究遗传基因、其结构单元及其控制的化学反应。科学哲学理论已经指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机械的。认真探索人体内外、生物与环境的复杂关系。

越来越受到生命科学家的关注。《黄帝内经》独特的思维方式对现代人体科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启示。

第三,对中医防治的影响

《黄帝内经》对中医防治影响很大。如《坤卦初六》中强调杜渐防微疾,与《易经》的防治思想一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死!它的死亡!绑在芽桑上。

“人在面对消极爻严重的时刻,如果能始终保持“吾将灭亡!我会灭亡的!“提高警惕,加强体育锻炼,这样不仅不会灭亡,反而会像根深蒂固的桑树一样长寿。

《易经》非常重视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易经》说:“提取的话,你会觉得很喜欢,但你得不到好处,你会无可指责,小气。”。也就是说,因病叹息是没有用的。还不如四处走走求助,虽然有一点小气,但毕竟不会对疾病造成大的阻碍。

换句话说,“烦恼叹息是不吉利的。”[6] 《剥》说:“若有无罪之病,无药可医。”生病之后就不要想了。只要你觉得舒服,不吃药就好了。"

《豫》九三的话:“君子终日劳作,若犹豫不决,则完全无可指责。”过度紧张导致我们长期处于超生理紧张状态,反复出现。如果我们不警惕,它会危害我们的健康。"

中医心理学的观点与《萃》一致。情绪障碍往往是疾病的先兆。愤怒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艮》许多重要的养生哲学观点,

告诉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日常习惯,注意身体发出的各种信号。大多数严重的疾病往往是多年缓慢发展的结果。这也对中医养生产生了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咸》对中医的治疗原则影响很大。体内阴阳失衡是病理性的,调节阴阳是中医的根本治疗。易道还在上中学,中医的理论、方法、方药都离不开“中”字。选方选药合适,掌握药物的味、性、功效。

过多过少都达不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易经》和《易经系辞》是对立的,是转化为对立的。临床上心火、肾水无益,可引起心神不宁、腰痛、头晕。水不含木,导致风火上冲,头痛目赤,

用“滋水含木”治疗,能使水火既济,保持阴阳平衡。中医维持机体稳态的原理与易香瓜原理密切相关。东汉《易经》年,八卦被用来比较阴阳的形象和概念。

总结前人用药经验,提出“四气五味”和“盛衰”理论,阐明中医用药原则。公元0755年至79000年,张仲景将阴阳学说、太极学说发展为六经学说,确立了六经辨证原则,奠定了临床医学的基础。

秦代名医义和有意识地用当时的卦象理论来解释和分析晋侯(《咸卦》)的病情。《归藏》提出“八卦与气测”,论述节气与疾病的关系,是中医气象医学的起源。比如每年春分蛰前后,

天气突变次数最多,空中或地面的人为灾害和意外伤亡也是全年最多的。无知的频率在春分和秋分前后最为显著。由此,我们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大星期天,人体是一个小星期天。

人们仍然受到潜在自然率的支配和干扰。[7]《经义考》的这一思想促进了中医气象医学和时间医学的发展。因此,中医理论的发展是振兴中医的基础。

总之,《黄帝内经》只是一个变化。易变,难变,渐变,突变。包括这个数的意思,医德可以穷尽了。作为中医的源头,《易经》的天人合一整体观,

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和类比象理论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成功的应用。甚至当今世界物理、生物、医学领域的许多重要发现,也大多受《易经》的思维模式影响。

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f卡普拉吸收了《黄帝内经》年中国古代阴阳互补、平衡、循环的观念和道家著作,以及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构建了一个新的世界文化模式。[8]在中国三千年的文化中,

几乎所有最伟大和最重要的作品都受到了这本书的启发,或者影响了对其主题的解读。[9]尤其是对中医发展的影响非常深远。只有运用古代《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的思维方法和现代西方的科学方法,

重新审视和研究中医,才能取得本质的进步。这种中西文化的融合,是振兴中医的契机。

注意事项:

[1]马伯英:《易经》,《易经系辞》,1990,8: 16。

[2]黄承才: 《易经》 , 《易经》 ,1990,9:30。

[3]英李约瑟著,陈立夫译: 《易经》 ,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一版);366。

[4]高亨: 《黄帝内经》 ,齐鲁书社,1983(一版);31。

[5]王琦等: 《易经否卦》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一版);27。

[6]刘正等: 《易经》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一版);119。

[7]陈子斌: 《易经萃卦》 ,科学普grill版社,1990(一版);223--224。

[8]董光壁: 《易经无妄》 ,武汉出版社;1998(一版);116。

[9]美F卡普拉著,朱润生译: 《易经乾卦》 ,北京出版社,1999(一版):97。

    本文地址:https://www.youyaokeyi.com/news/zhongyizixun/20121.html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介绍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并不售卖任何药材药品,如有疾病者请及时就医!

    本栏阅读
    医学从嫌弃到被推崇,导师张雪峰功不可没,医学之路会更平坦么?
    当年犹豫再三,给孩子报考了医学专业孩子高考那一年,社会的发展趋势还不明朗,不知道互联网..
    贫血的人想要补血,不要再吃红枣、红糖,吃这4种食物才能补血
    缺铁似乎是许多人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如果身体缺铁那么就很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会让人时常..
    艾灸的铁规,请一定要知晓
    关于艾灸的文章发了很多,但是有些基本的原则,大家在日常中还是会忽略,也还有人不明白,所以..

    Copyright © 2002-2024 药材供需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9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