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没有贫血的名称,但患者的临床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神疲乏力、脉细等,与“血虚”、“阴虚”的症状相似。一般来说,贫血可以归为“血虚”或“耗血”。
而“疲劳”则是许多因脏腑亏损、元气衰弱而导致的慢性疾病的总称。中医认为“血皆属心”,“中焦收气取汁,变红为血”,“血之源在肾,……精气充足,脉则通”。因此,血液的产生来自水谷的本质。
当人们从水谷摄取营养时,他们从中焦(脾胃)吸收食物和饮料的微妙之处,并通过气化,成为营养之气。脾在心火的帮助下转化为精气和津液,精气一部分储存在肾中生化利用,另一部分在心火的帮助下转化为血液,从而美化五脏六腑。
肾中先天之精得天水后谷之精,吸收生命火蒸腾,化为髓。骨髓被下焦里的酷暑所兴奋,分化为骨髓的精液,再被命火的热气化为血液,输给身体作生理之用。血液的生成和调节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
所以中医说“心主血,肝藏血,脾主血。”而这些脏腑功能的充分发挥,有赖于肾的寿和火的温。所以心、肝、脾、肾的虚弱都可以导致血虚。血虚的形成无非是内因和外因。外邪、六淫、温热侵入体内,不规律地溜出来。
深入溶血,导致没有新血,这个致病因素与现代医学所说的“细菌感染,原虫毒素溶血成病”不谋而合。对内是因为七情、饮食不当、失血、先天禀赋不足,或者病后过度劳累。
或者妊娠障碍,导致造血的机器受阻;或者消化机制紊乱,水谷不改,精微不达,发生血虚之症。可见,内因基本符合现代医学所说的“造血原料缺乏或造血器官功能障碍,或慢性失血导致贫血。”
血是有形的,气是无形的。血液的运行依赖于气,所以有“气为血帅,气为血动,血为气之母,血达气”之说。血由气而生,气必须依附于血才能发挥其生化和运动作用。它们是相互依存和相辅相成的。
保持相对平衡。气血不和,就会致病。《内经》说:“这是由于气虚,和血虚。”因此,血虚患者一般都有气虚,这在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