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路中国中医药协会
群星转斗,阴阳交替。我刚刚在一家电视台讲了“火烧三伏,护头护胃”的故事,就接到了另一家电视台的邀请,来解读“秋蝉明,懒婆娘惊”这句谚语。随着传统文化热的持续升温,
人们越来越重视与自身健康密切相关的医药卫生谚语。与医药健康相关的谚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中医药知识,是中医药传承和普及的重要内容之一,值得重视。
研究谚语中的中医文化现象,必然会涉及到谚语与中医关系的诸多问题。
中国谚语的数量、质量、范围、历史和广泛应用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这些谚语就像满天的星星,难以计数。
仅发现于清代0755年至79000年间,从古籍中收集的文章就有近3000篇;清朝以后形成和整理的新谚语恐怕远不止这些。
医学谚语大多具有哲理清晰、医学理论明晰、思维明快、诗意芬芳的特点,既能使人获得知识,又能给人以奇妙的享受。几句话就能把人带入有趣的医学文化领域。为了显示它的自我价值,
谚语使用和调动各种修辞手法。生动的比喻是谚语中最典型的手法之一:“磨刀越快,用脑越巧”,用磨刀的动作来描述大脑的知识;“打铁还得亲兄弟,知冷知热是夫妻”,所以打铁需要密切配合。
比喻夫妻关系和谐;艺术夸张是谚语中运用的最高明的手法之一:“一日一小口酒,可活99年”,把酒对长寿的作用提高到九极;“一口口水抵得上一千架”,把人不经意的口水夸大到一千架的价格。
其他手法,如形象借代、友好拟人、写实描写、鲜明对比、巧妙对偶性、趣味循环等。在谚语中被广泛使用。物理完成了,就用物来形容人;事情说了,就会帮人做事。一些原本干巴巴难以解决的问题,
立刻被谚语的无穷魅力所软化。难怪有人称赞:“好的医学谚语是科学的诗篇,是预防的良药。”
事物的两面性是不可克服的。有了谚语特殊的表达效果,就是其“水分”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水分与医学学术的关系。“一年四季没蒜就不用去医院”“十月萝卜人参,家家药店关门”等。
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不能把大蒜和萝卜当成包治百病的良药;“石榴简单易缓解腹痛”和“生姜拌蜂蜜可治咳嗽”说的是石榴、生姜、蜂蜜的一面以及与它们的功能对应的那些腹痛、咳嗽。
不是治疗腹痛咳嗽的唯一方法,也不是这些药物和食物的全部作用。谚语的概括性与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和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治疗思想相差甚远。我们不能从纯医学的角度来看待它,理解它,应用它。换句话说,
医学谚语不能等同于医学科学。此外,谚语还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大量古谚语的方位是以黄河流域的时序和节日为依据的。比如“三月蒿草,四月蒿,五月砍柴”,“正月、二月、三月期间,
荠菜可以当灵丹妙药的说法,如果放在湖广一带,可能要早一个月左右;如果要放在华北,可能要推迟一个月左右;如果放在东北,可能就更耽误了。
谚语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有些谚语难免会表现出随意粗鄙、言语不当的现象,有些甚至传达了完全错误的信息,造成了与医学理论无法衔接的落差。“饭后一根烟胜过活神仙”,“妈妈贪吃兔肉,
小儿病有长兔唇,“一脚踩星能管千兵”显然是古代历史和科学条件以及认识论局限的产物。总的来说,对此类谚语不应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而应采取扶正纠偏的原则,取其合理内核。
纠正其不科学的因素,运用科学知识,对其进行改造或重塑,使其获得新的生命,继续被使用。既要澄清其谬误,带领人们走出误区,又要拨乱反正,就地改造,‘借题发挥’,创造新的科学谚语。
(张忠义《古谣谚》)于是,诞生了“饭后一根烟难成仙”、“小孩子兔唇不改,与母亲吃兔肉无关”、“一脚踩一星难控千兵”等新的谚语。当然,
反映封建没落思想,与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完全相悖的谚语,应该毫不犹豫地被淘汰。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过程,
还会催化、创造出全新的能够反映新的生产力及其与生产的关系,反映人们思想动态和生活需求的谚语:“过去小米养红军,今天小米强身”,“甘蔗甘甜,清热消炎”,“筷子一转,就有几千个”等。
显然,它们都是新的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这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留给后人创新和组织的机会。这种以继承、发展、新旧为特征的新旧谚语不断融合的运动,在社会洗礼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变化。
最后,它形成了持久的定格。
《谣谚新解见卓识》中说:“欲探风雅之道者,不妨先走谚语之路。”作为中国几代劳动人民与疾病斗争经验的结晶,医学谚语的大部分内容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科学发展到今天,但大量谚语中蕴含的经验仍然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继续被人民群众广泛采用,充分证明了谚语独特的大众性、实用性、科学性、连续性和生命力。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工作、
我们应该包括对医药卫生谚语的挖掘、整理和筛选,让这些原生于民间医学的谚语成为医学科学的补充,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医学科学的一部分,为中国乃至全人类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