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供需网—全面科普中药知识,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中医养生  四季养生 > 春季进补慎用黄芪

春季进补慎用黄芪

时间:2023-12-28 01:53:26 作者:药材库 阅读:165°C

中药黄芪又名北芪,可生用或蜜制用。其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现代中药学认为它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的作用。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认为“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通作黄芪……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

黄芪,又名北芪,可生吃,也可蜂蜜食用。其味甘,性微温;脾肺经。现代中医认为其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尿消肿的作用。李时珍的书《本草纲目》认为“简生长”。黄芪为黄色,为进补之长。

因此得名。今天,它被用作黄芪.主要用于治疗痈肿、慢性溃疡、排脓、止痛、风痢、五痔、鼠瘘、补虚及小儿诸症。

黄芪在民间广为人知,常用来煲汤进补。从中医的临床角度来看,黄芪是一种药效强大、疗效独特的良药。一般临床使用几十克后,患者的脉象会立即有反应,精神和体力都会得到改善。正确合理的使用会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必须指出的是,

它的副作用同样强大。

黄芪性温,但药力上升(补气壮阳)。在相同剂量下,其药效和潜力在临床上不易监测,其配伍也难以充分协调,使其在内科使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春季气候温暖湿润,使用黄芪容易导致用热助热。

特别是不利于黄芪的充分发育;更重要的是,在中医临床上使用黄芪容易补火(温补益气),助邪(疾病或某些致病因素)。一旦没有准确全面的辨证水平和技术来控制其副作用,进补药的入口就可能变成毒药,危害很大。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迅速出现“上火”症状,如脸红、心烦、睡眠不好或失眠、喉咙痛、高血压或头晕,甚至加重或逆转病情。由于黄芪的上述缺点,

被尊为中医圣人的张仲景,在他的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中广泛使用人参(主要指党参)补气,但只用了几片黄芪,可见圣人深明黄芪药难用,不宜滥用。

临床上一般人往往单用黄芪补药或一次性大量补药,这是一种不找病或加重病情的危险行为。一般黄芪补药的使用应由少逐渐增加,在服用的同时观察上火的症状或原发病的加重或烦闷疼痛的感觉。

一旦可用,应在使用前停用或配药;如果疲劳、多汗或哮喘等症状得到缓解,精神和体力得到改善,且无上述副作用,可增加剂量。比较安全的方法是先用党参,有效无副作用,再加或改用黄芪,逐渐用黄芪。

没有副作用的身体耐力。最安全的方法是使用公式。

综上所述,用黄芪煲汤进补需谨慎,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我们应该谨慎使用强效药物(包括植物和动物)进行定期进补,尤其是对患者,否则,可能会导致养生和损伤。(詹万)

    本文地址:https://www.youyaokeyi.com/yangsheng/sijiyangsheng/28642.html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介绍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并不售卖任何药材药品,如有疾病者请及时就医!

    本栏阅读
    教你认识那些路边的野生中草药!
    学名:苘麻(qǐng má)别称:白麻、青麻、野棉花、叶生毛、磨盘单、车轮草、点圆子单、馒头..
    今日中药--琥珀(入心、肝、小肠经。入心、肝、小肠经)
    善医堂中医诊所2024年6月24日小雨 12/18℃星期一 五月十九今日吉时寅时,卯时,巳时,申时,戌..
    中医食疗的防病智慧,你知道吗?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这些都强调了饮食调理对于维护健康的重要性。中..

    Copyright © 2002-2024 药材供需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9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