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感冒的高发期,孩子身体抵抗力低,更容易感冒。孩子感冒后,家长在照顾的同时要仔细观察,因为孩子感冒后容易发生急性喉炎和急性中耳炎。
儿童急性喉炎:常见于6个月至4岁的儿童。由于小儿喉软骨发育不成熟、较软,喉腔狭窄,黏膜组织松弛,喉内淋巴管丰富,发炎后容易充血肿胀,引起喉梗阻。
因为孩子咳嗽时清除喉咙和下呼吸道分泌物的能力差,容易出现呼吸困难。这种病一般有感冒、着凉等诱因。且发病急,多发生在夜间。当喉头的炎症侵入声门下区时,会发出“空”的咳嗽声,这是一种特殊的声音。
医学上称之为“狗叫”咳嗽。孩子患急性喉炎后,喉黏膜充血肿胀,声带充血,声门下黏膜肿胀,使声带不能很好地闭合,导致声音嘶哑。严重者可出现吸气性喉炎和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剑突处有凹陷,临床上称之为“三凹陷”,有时同时有肋间隙凹陷。严重者鼻翼发绀或苍白,指甲发绀,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对于急性喉炎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减少孩子的哭闹,以免加重孩子的呼吸困难。对于特别易怒的孩子,也可以给少量的镇静剂。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关键是使用足够的抗生素和激素,消除炎症和喉头水肿。如果孩子出汗多,
体内脱水应采用静脉补液。雾化吸入疗法也是可行的,把药液直接喷在喉咙上效果更快更好。
对于严重呼吸困难的患儿,必要时应进行气管切开术。
儿童急性中耳炎:也是儿童冬季感冒后的多发病,多见于1-6岁儿童。人的耳朵和鼻子通过咽鼓管相连。儿童咽鼓管较短,管腔相对较大,咽部位置较低,趋于直线状,与水平面夹角较小,近似水平。
因此,鼻咽部的分泌物和细菌容易侵入中耳,咽部淋巴组织丰富,经常增生肥大。腺样体裂或扁桃体隐窝可以隐藏细菌和病毒,中耳与之相邻,容易被感染。此外,一些母乳喂养的孩子,
由于母亲哺乳姿势不当或乳汁流出过快,婴儿来不及吞咽,乳汁便可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儿童中耳免疫功能发育不全,防御能力差,容易得急性中耳炎。
儿童患急性中耳炎后经常发烧,体温高达40摄氏度。中耳腔的炎性分泌物甚至脓性分泌物会刺激耳膜,引起难以忍受的耳痛。年龄较小的孩子不抱怨耳痛、耳鸣等症状,常表现为抓耳挠腮、揉耳朵、摇头、哭闹。
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儿童患急性中耳炎后,应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可在耳内滴入酚甘油滴耳液。这种药水具有消炎、消肿和止痛的作用。低浓度的氯麻滴鼻液可以使咽鼓管通畅。如果不及时治疗,
鼓膜可能由于炎症反应而穿孔。穿孔不愈合会形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影响孩子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