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先非常关注口腔健康,在《内经》中记录了牙齿和全身健康之间的关系。巢元方著的《诸病源候论》也认为,龋齿的原因是饭后不漱口。在《礼记》中也有类似的说法:“鸡初鸣,咸漱”,表明漱口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另外,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中也有以杨枝揩牙的记载。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记载:“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延寿书》有用浓茶漱口的记载:“凡饮食讫,辊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得茶漱涤,不觉脱去而不烦挑剔也。盖齿性便苦,缘此渐坚牢而齿蠹且自去矣。”
明代医书《名医类案》中载有薄荷玄明散的制作方法:薄荷60克,硝石60克,没食子60克,冰片2.1克,玄明粉3克,硼砂30克,青盐60克,共研极细末,擦牙,治疗风热牙痛。公元1590年,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白芷条下,载有用白芷3克、朱砂1.5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黄豆大,频用擦牙,以治疗风热牙痛。
古代医学文献还有诸多记载:细辛9克,白芷9克,青盐9克,冰片9克,荜拨9克,共研极细末擦牙,以治风寒牙痛;补骨脂60克,青盐15克,共研极细末擦患牙,以治虚火牙痛;咸橄榄核3枚,青黛0.9克,冰片0.3克,共研极细末,擦患牙及齿龈,以治疗牙龈出血;没食子18克,生石膏30克,补骨脂18克,香白芷12克,青盐6克,熟石膏30克,共研极细末,擦牙预防龋齿;或用皂荚煅成灰与食盐混合,共研极细末擦牙,预防龋齿,还有单用食盐细末刷牙。以下面介绍几个祛除口腔异味的中药方:
1.藿香、佩兰、金银花、甘草各10克。藿香、佩兰芳香化浊;金银花性寒味甘,气味芳香而药体轻扬,能清热解毒。
2.芦根、甘草各10克。甘草口味甘甜,能清热解毒、调和药性;芦根味甘性寒,能清热生津。
上两方中药物各取等分剂量,用200~300毫升开水冲泡,盖上盖子,静置15~20分钟后,漱口用即可。
藿香30克、桂花3克、红茶1克可芳香辟秽、解毒除臭。将上药置入保温杯中,用沸水适量冲泡,加盖闷10分钟后,频频代茶饮用。此方主治口臭、风火牙痛、胃热牙痛及龋齿牙痛。(刘姿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