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供需网—全面科普中药知识,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医药资讯  中医资讯 > 非常规寒背药材,金龟子幼虫中药冷背药材

非常规寒背药材,金龟子幼虫中药冷背药材

时间:2024-07-03 06:12:47 作者:小编 阅读:13°C

Motsch.以幼虫体入药。来源为金龟子科昆虫朝鲜黑金龟子或其他近缘昆虫的干燥幼虫。蛴螬生活于3~6厘米深的土内,咬食作物的根部。别名蟦、蟦蛴、应条、地蚕、蜰齐、乳齐、土蚕、老母虫、核桃虫来源药材基源:为鳃金龟科动物东北大黑鳃金电及其近缘动物的幼虫。

国家中药材保藏中心:蛴螬

拼音:Qí Cáo

别名:蜣螂、蚯蚓

来源:金龟子科昆虫,以幼虫入药,一般5-8月生长于树木、草类根部附近1-2寸土壤中,捕捉时翻土,开水烫死,晒干即可。

咸、微温,有毒。

功能:祛瘀,消肿止痛,明目。用于丹毒,痈肿,痔漏,目赤。

用法用量:三至五分;外用:捣烂适量,敷患处或取汁点眼。

注(1)东北地区还有另外一种蛴螬,其原虫是金龟子Mimela lucidula Hope。

摘自《国家中药材总汇》

《中药大辞典》:白蛴螬

拼音:Qí Cáo

其他名称包括蟦(《尔雅》)、蟦紴(《本经》)、英条(《吴朴本草》)、蝰蚕(《郭璞》)、蜰齐、敦蟠(《别录》)、乳蟠(《陶弘景》)、土蚕(《安徽药材》)、老母虫(《四川中药》)、核桃虫(《药物材料》)。

来源:Ben Jing

来源是金龟子等金龟子科近亲的幼虫,在5月至8月间翻土捕获,用开水烫死,再在太阳下晒干。

原形长圆形,长16-21毫米,宽8-11毫米,深褐色,有光泽,被黄褐色细毛。触角黄褐色,10节,弯曲成膝状。前胸背板有点状斑点;鞘翅上有数条凸起的暗纹。有足3对,甚长。幼虫(蛴螬)长约35毫米,乳白色,常弯曲,密被黄白色细毛。胸部3节,每节有一对发达的胸足,足密被褐色细毛。

成虫生活在土中,白天躲藏,夜间出来。6月中旬至7月下旬成群出现,10月上旬消失。麦收前交配,以小麦、向日葵为食;夏播后交配,以大豆、谷子为食。交配后雌虫在土中产卵,不久死亡。蛴螬生活在土深3~6厘米内,咬食作物根部。

生境分布:该种分布广,自黑龙江至长江以南,以及内蒙古、陕西等地均有分布,产于江苏、安徽、四川、河北、山东、河南及东北地区。

干燥幼虫呈长圆柱形或弯曲成扁肾形,长约2cm,宽1-1.2cm,棕色、棕褐色或黄白色,全身有节,头小,棕褐色,壳硬而脆,体呈液泡状,略有臭味,以干燥、黄色、个大、完整的为佳。

药理作用:蛴螬水提取物1:1000以上浓度,能兴奋离体兔子宫;1:100对在体兔肠道有抑制作用。1:10000浓度对兔冠状血管、离体兔耳血管、蟾蜍肺血管有收缩作用;较高浓度(1:1000以上)还能收缩蟾蜍内脏血管。大剂量有利尿作用,但对血压无影响(急性兔试验)。1:1000浓度能兴奋离体心脏,更高浓度则引起舒张期停止。

加工后,筛去泥土,洗净,干燥。

《雷公炮制论》云:“阴干后,用糯米煎至米焦黑色,去口身周围毛,切成三四片,研末用。”

性味 ①《本经》:”咸,微温。”

②《别录》:“微寒,有毒。”

归经《本草纲目》:“入足厥阴肝经。”

功能:具有破血散瘀,通络下乳之功效,主治骨折瘀痛,痛风,破伤风,咽喉痹阻,目赤,丹毒,痈肿,痔漏等症。

①《本经》:“用于血瘀气滞,断骨留血,胁下坚痛,经闭,目淫,青光白膜。”

②《别录》:“用于胸腹吐血,骨伤血瘀,伤处内堵,产后感冒,乳汁不下。”

③《药性本草》:“其汁滴眼,可除内障,通血脉,止痛。”

④《本草纲目》:“治赤白疹。若疹子搔痒,可用蛴螬碾碎取汁涂于患处。”

⑤《日华子本草》:“可敷恶疮。”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外用:研末敷或捣烂敷。

请注意,《本草经注》中写道:“风(又名蟑螂)为其使者。其恶附子。”

复方 ①治白虎风痛,日静夜复:白蛴螬七枚(捣烂),甘草五钱(炙磨煎),没药一钱(研),乳香一钱(研)。以上四药共研,分二剂,每剂以酒一杯煎服,煎服二三剂,不限时。(《圣济总录·白蛴螬散》)

②治破伤风:握住白蛴螬背,待其吐水,擦于伤处,有麻木、出汗之感。(《婴幼儿百问》)

③治咽喉痹: 白蛴螬汁涂咽喉。(续方)

④治痈肿,痔疮,瘘管,恶疮,小儿泻: 研末,敷患处。(《子目秘录》)

中药冷背药材_药材冷背是什么意思_冷背药材

⑤治嘴唇凹陷:白蛴螬晒干,烧成末,用猪油调匀,睡前敷于嘴唇上。(《千金方》)

诸说 ①《本草纲目》:蛴螬,“本氏方治肌肉紧张,养血地黄丸用之,因能治血瘀。陈氏《经验方》云:盛宠母目盲,蒸熟蛴螬,目开。此与本经治目中青光眼白膜,滴汁入目,可除眦相符。《营通百温》治破伤风,与治骨折恶疮、伤处内堵、理血止痛亦相符。此药能活血散结,故能治上述诸病。”

②《长沙药解》:“蛴螬能化瘀,为散结之佳品。《金匮要略》用它配大黄肠虫丸,治血燥乏力、腹胀,因其能化瘀消积。”

临床用于治疗破伤风:将蛴螬倒立(头朝下),让其自然吐出黄水(急需时,可剪断蛴螬尾部,黄水即流出)。将黄水敷于伤处(可使伤处麻木,全身出汗);重者,将黄水滴入酒中,炖服,有发汗作用;咬牙切齿者,将蛴螬水涂于牙龈上。也可将蛴螬捣烂成泥,外敷伤处,待干后再换药;或取蛴螬10只,烘干研末,分2次用黄酒送服(小儿酌减用量)。以上方法常联合应用。共治14例,治愈11例,死亡3例。 有效病例15~30分钟内能张口自如,喉痉挛消失或减轻,口腔分泌物明显减少,能吞咽食物和药物。服药后抽搐虽能缓解,但不能停止,仍需用其他方法治疗。3例死亡均因年老体弱、心肺功能差所致。

摘自《中医大辞典》

中药材:白蛴螬

拼音:Qí Cáo

英文名称Northeast Giant Black Chafer

别名:虫、虫蛴、鹰条、地蚕、虫杞、乳杞、土蚕、老母虫、核桃虫

出处1.《神农本草经》:白蛴螬,生于河道平沼草丛中,人家粪堆中,可随时取用;归原处者,良。

2.《本草纲目》:蛴螬现今随处可见。《尔雅》即指蛴螬。郭璞说,粪中之虫,即此虫。朽木中之虫,形亦相似,但比粪中之虫白,即《尔雅》所言:蛴螬,蝎子;又一说:蝎子;又一说:蝎子,桑虫。郭说,虽同在木中,但所在之处不同。苏公认为,木中之虫,当入药,与《本经》所言,生于粪草中,相矛盾。名中有桑虫,而不用,故为桑虫,与主治不同。现

药材来源:东北黑鳃金龟及其近缘动物的幼虫。

植物、动物和矿物拉丁名: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

采收和储藏:5月至8月捕捞,洗净,用开水烫死,在阳光下或烘干。

原形:东北黑鳃金龟,体长椭圆形,深褐色,有光泽,体长16.2-21mm。头部密布点状突起。触角黄褐色,10节,弯曲成膝状,前胸背侧有细小的点状突起。鞘翅各有3-4条纵棱,前肢外侧有3颗锐齿,内侧有1个端棘,跗节最长,有一对叉状的爪。

生境分布与生态环境:成虫生活在土中,夜间活动,幼虫生活在土层3-6cm深,成虫和幼虫均为营养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性状鉴别:虫体呈长圆柱形,多弯曲成半环状,长3-4cm,宽0.6-1.2cm。呈黄褐色、棕黄色或灰白色。全身有轮纹,头小,褐色,胸有3对足,短而细。体轻,体壳薄,硬而脆,易折断,体有空泡。微有臭味,味微咸。以完整、个大、黄色者为佳。

化学成分:蛋白质、脂肪及多种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蛴螬水提取物1:1000以上浓度,能兴奋离体兔子宫;1:100对离体兔肠道有抑制作用。1:10000浓度对兔冠状血管、离体兔耳血管、蟾蜍肺血管有收缩作用;较高浓度(1:1000以上)还能收缩蟾蜍内血管。大剂量有利尿作用,但对血压无影响(急性兔试验)。1:1000浓度能兴奋离体心脏,更高浓度会引起舒张期停止。

炮制:过筛去泥土,洗净,干燥。雷公炮制轮:阴干后,与糯米同炒,至米焦黑。去口身周围毛,切成三四片,研末备用。

性味:咸;微温;有毒

入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散结止痛,解毒。主要用于血瘀经闭,瘿瘕,骨折瘀阻,痛风,破伤风,咽喉痹阻,痈肿,丹毒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2-5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饮汁调敷。

请注意,体质虚弱者及孕妇禁止服用。

复方 ①治白虎风痛,昼夜静:白蛴螬七枚(研),甘草五钱(炙磨煎),没药一钱(研),乳香(研)。以上四药共研,分两次服,每剂用煎酒一杯,煎煮二三次,即可服,不限时。(《圣济总录》蛴螬散) ②治破伤风:捏白蛴螬背,待其吐出口水,再擦患处,身麻木,汗出。(《婴幼儿百问》) ③治咽喉痹:蛴螬汁涂咽喉。 (续穿心方) ③治痈肿、痔疮、瘘管、恶疮、小儿脱毒:白蛴螬研末,敷患处。(子母蜜露) ⑤治嘴唇凹陷:白蛴螬干烧研末,与猪脂调匀,睡前敷之。(千金方)

各位学者的论述 1.《本草纲目》:蛴螬,《本氏方》治肌肉紧张,养血地黄丸中用以治血瘀。陈氏《经验方》云:盛冲母目盲,蒸熟蛴螬食之,目开。此与《本经》治目中青光眼白膜,《药性论》以汁滴眼,可除翳相合。《迎痛百温》治破伤风,亦治骨折,适用于恶疮,伤处内闭,理血,止痛。此药能活血散结,故可治疗上述疾病。

2、《长沙药结》:蛴螬能化瘀散结,为祛瘀之佳品。《金匮要略》用其治虚劳腹胀血燥之症,即能化瘀散结。

3、本经:用于恶血瘀滞,气滞血瘀,骨碎补血,胁下坚胀痛,经闭白带,目赤青紫白膜等症。

4、别录:主治胸腹吐血不止,骨折血栓,伤痛内阻,产后感冒,乳汁不下。

5.本草:将其汁液滴入眼睛,可消除白内障,调理血液循环,止痛。

6、《本草拾遗》:治赤白疹,若疹处搔痒,可用碎黄粉虫敷药。

7.《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可外敷治疗恶疮。

临床用于治疗破伤风。将蛴螬倒立(头朝下),让其自然吐出黄水(急需时,可剪断蛴螬尾部,黄水即流出)。将黄水涂于伤口处(可使伤口麻木,全身出汗);重者,将黄水滴入酒中,炖服,有发汗作用;咬牙者,将蛴螬水涂于牙龈上。也可将蛴螬捣烂成泥,外敷伤口,待干后换药;或取蛴螬10只,烘干研末,分2次用黄酒送服(小儿酌减用量)。以上方法可联合使用。共治疗14例,其中治愈11例,死亡3例。 有效病例15-30分钟内能张口自如,喉痉挛消失或减轻,口腔分泌物明显减少,能吞咽食物和药物。服药后抽搐虽能缓解,但不能停止,仍需用其他方法治疗。3例死亡均因年老体弱、心肺功能差所致。

摘自《中药材》

    本文地址:https://www.youyaokeyi.com/news/zhongyizixun/2024-07-03/39833.html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介绍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并不售卖任何药材药品,如有疾病者请及时就医!

    本栏阅读
    医学从嫌弃到被推崇,导师张雪峰功不可没,医学之路会更平坦么?
    当年犹豫再三,给孩子报考了医学专业孩子高考那一年,社会的发展趋势还不明朗,不知道互联网..
    贫血的人想要补血,不要再吃红枣、红糖,吃这4种食物才能补血
    缺铁似乎是许多人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如果身体缺铁那么就很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会让人时常..
    艾灸的铁规,请一定要知晓
    关于艾灸的文章发了很多,但是有些基本的原则,大家在日常中还是会忽略,也还有人不明白,所以..

    Copyright © 2002-2024 药材供需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9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