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维克
责任编辑:徐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异常大幅波动引发的余震仍在持续发酵。
继7月8日中国中药协会公开发布“坚决反对哄抬药材价格、操纵药材价格”的倡议后,7月13日,山东省互联网中药材(药材)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推进中药材饮片直供直销 根治不合理涨价行为的倡议》,启动“中药产销联合行动”,保障中药材饮片直供直销。倡议要求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优势,建立大数据监测预警机制,为种植生产、医疗机构采购药材/饮片提供数据支撑和“直供直销”供需匹配与交易服务,实现产销过程透明化。
据中药材世界网公布的数据,中药材200指数最高达到3577.76点,创下历史最高指数新高。中药材价格的异常波动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也对终端零售药店造成冲击。
对于中药材价格上涨的原因,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学系教授邓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现在药农越来越少,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第二,随着《药品管理法》监管体系不断健全,对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仓储等合规要求愈加严格,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最终转嫁到药材价格上涨上;第三,经济还处于复苏阶段,不排除部分企业囤货,扩大供需矛盾,引起中药材上涨,部分中成药价格上涨;第四,生产工艺标准的提高,也会导致中药材成本上升。
为了维护实惠价格的口碑、保证客流和销售规模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解到,面对上游中药材价格的变化,不少终端零售药店并没有迅速跟进涨价,而是通过各种手段灵活应对。
上游价格上涨 零售终端承压
近年来,由于实体零售药店单店服务人次持续下降,集中采购导致部分慢性病化学药盈利能力下降。为提升盈利能力,不少零售药店着力培育中药OTC产品,使中药板块逐渐成为行业的“避风港”。多家头部连锁药店企业在财报中均表示,中药产品已成为公司门店销售和毛利的主要增长点。
但今年以来,上游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并传导至下游,带动生产端和销售端产品价格上涨。
生产端,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2021年年底至今,同仁堂、广裕源、太极集团、华润三九、九芝堂、片仔癀等企业均已宣布上调部分中成药价格。
这也导致零售端销售价格大幅上涨。浙江一家连锁药店负责人李先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中药材涨价幅度较大,尤其是当归、党参、白术等常用中药饮片,涨幅都超过了50%。不过,根据浙江当地医保政策,中药饮片最高零售价为进货价的25%,因此并不影响药店的利润;加之6、7月份是浙江梅雨季的湿热季节,消费者对祛湿健脾、清热解毒等用药需求较高,正是中药需求旺季,因此药店中药产品销售并未受到明显影响。但如果涨价势头持续,势必会影响到企业后续的销售。
西安市中药材市场一家药材店的老板岳先生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药材价格上涨了,但是对于行业末端环节来说,收购价格也在上涨,并没有带来什么利润,相反因为价格太高,药材很难卖出去。”
面对上游价格暴涨的冲击,为了维护平价药的口碑、保证客流,零售终端必须考虑如何应对中药产品涨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降价留住客户?零售药店继续观望
广州一家零售药店负责人郑先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们确实担心顾客流失,其实很多老顾客进店问完药价就走了,我们不会刻意留住他们,但会留下联系方式,如果有优惠或者降价,会第一时间通知。即使顾客去其他药店买或者网购药材,也还是要面对‘多付钱’的现实,这是因为近期中药材涨价是一个普遍现象,线上线下都是如此。”同时他提到,消费者对常用药材的价格比较敏感,这也进一步导致近期终端市场的药材销量比较平淡,门店店员只能尽力沟通解释,或者采取一些买一送一的促销措施。
“石斛的收购价便宜了一两成,常用的黄连、细辛、蜂花粉等品类都涨价了,党参、黄芪、延胡索前段时间已经涨价了。我们有些药材还能消化库存,所以门店暂时还没有发出涨价通知,但等库存消化完之后还要逐步涨价,不能亏本做生意。”广州一家连锁药店总经理张先生说,其实有些药材的价格涨幅与年初相比已经达到三四成。对他来说,“跟涨”还是“不跟涨”是一个两难的选择,避免“高价收购”尤为重要。
但问题在于,中药材有一定的储存要求,药店很难提前大量备货,只能密切关注价格,价格一降就买。他说,“为了避免高价赶走客户,我们在调价上会落后,放弃更多自己的利润,毕竟是跟老邻居做生意。”
另一位零售药店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果中药材价格涨幅过高,他们会选择暂时不采购,因为沟通解释的成本很高,宁愿断货,也不愿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中药材不断涨价是市场普遍现象,但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能理解和接受。药店作为中间桥梁,这个时候就不得不采取更灵活的措施来应对。”该经理说,“目前只能希望中药材价格尽快回归合理水平,一方面让消费者买到高性价比的中药产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零售店的销售规模和市场声誉。”
涨价困境如何破解?
近期中药材市场走势开始分化,多数品种停涨,部分品种出现降价。种种迹象表明,中药材淡季暴涨趋势已到“拐点”。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了解到,囤货现象依然存在,不少冷库爆满后开始扩容。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中药材高价备受市场关注,下游成本增加,终端市场消费受到抑制,随着新一轮生产旺季到来,后期高价能否维持,仍需市场验证。
近年来,我国中药材集中采购工作加快推进,2022年底启动的《三明采购联盟跨省中药(材)采购联盟中药饮片联合采购文件》于2023年5月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公布了拟中选企业。这意味着中药材集中采购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表示,部分大宗中药材品种明显仍有降价空间,第二轮报价规则有效刺激了企业降价。投保研究院医药行业高级分析师郑华也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带量采购下的中成药降价已成为必然趋势。
随着中药材、中成药集中采购工作加快推进,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厅印发《督导实施示范建设方案》,加强GAP建设落地实施,中药企业成本控制、集中采购品种供应保障或将进一步提升,倒逼中药材价格监管和质量更加规范,有利于消除产业链游离资本,促使中药产品价格回归合理区间。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育种委员会副秘书长贾海滨指出,中药材价格在连续暴涨后开始回落,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是中药产业链利益分配和结构失衡,中间环节过多,顶层架构不完善。
他分析称,集采平台直供直销虽然是大趋势,但实施起来有难度。首先,如果源头没有药材/饮片供应,直供直销又如何进行?其次,传统工业厂家、饮片企业供销模式账期3-6个月,直供直销会给企业带来现金流压力。另外,流通标准个性化,地区间、企业间差异很大。
如果中药材和饮片实现直供直销,跨省销售标志性中药饮片将是一个现实考验。另有专家直言,中药是经验性用药,不同地区适用的剂量标准存在差异,单一的国家标准可能对用药安全构成风险。另外,中药存在复杂的同名异名、同名异名现象,对直供直销带来挑战。而全流程的可追溯性也是一个问题。
贾海滨统计分析发现,集采客观上抬高了药材价格。“在原料保障体系尚未成熟之前,三大集采联盟均抬高了药材价格,原因有三:一是给投机者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二是刺激投标企业和中标企业提前增加药材储备,而投标会导致市场供给减少,从而推高价格;三是给前期囤货者提供了实现套利的出货渠道。”
贾海滨建议,应尽快建立统一的中药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在数据采集源头、数据治理技术、数据服务接入等方面都需要有所突破;再者,建立药材采购平台,由大型产业企业牵头,精准数据导航,建立标准、编码体系,引导资本合作共赢,实现标准化、基地化生产,避免盲目生产、低水平重复,因为大多数企业无法承受这么高的风险和成本压力。
证监会
本期编辑:李雨桐 实习生:宋佳瑶
21 推荐阅读
中药上市公司业绩追求“创新”
天然牛黄每公斤售价超120万元,淡季中药材价格为何涨得这么快?
热钱涌入,27种中药材涨价超200%,上市药企冷静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