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第一,艾灸第二,汤剂第三,这是中医治病的重中之重。针灸都是以经络穴位为治疗基础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循经传”,也就是针刺生气,艾灸产生灸感,这个灸感就会顺着经络传下去,这个在前文已经讲过了。那么排在第三位的汤剂跟经络有关系吗?答:有,这就是医学的经络!
药物的经络是什么?
归是归属,经是指人体的经络和所归属的脏腑。如果药物归属于某个经络,说明这种药物对某条经络、某脏腑有特殊的功效,可以归属于这个经络、这个脏腑。
我们先看第一个层次,就是脏腑和经络的关系。《灵枢·海论》说:“十二经络,内属脏腑,外通四肢。”就是说经络连接脏腑,沟通内外。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后来又加上了心包经,一共有六个。这样一共有十二脏腑,每个脏腑对应一条经络。这就是脏腑“归于经络”的意思。 每条“经络”都有各自的脏腑。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层次,药物与脏腑的关系。如果药物针对的是某一脏腑,且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则可以根据脏腑的“归经”间接确定药物的“归经”。例如,麻黄、杏仁、桔梗善于治疗肺病,均归肺经;白术、厚朴、砂仁善于调理脾胃,既归脾经,又归胃经。
这种针对性归因的现象,叫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西药也有选择性,大多数西药只对某些组织器官有明显作用,对其他组织器官作用不大或没有作用。选择性强的西药针对性强,副作用少,所需剂量也小。请注意,中医用的是脏腑概念,西医用的是器官、组织概念,两者含义不一样。
因此,之所以将药物归入经络,是根据药物对脏腑的治疗作用,而不是根据经络本身。这样,将常用药物对脏腑的治疗作用进行归纳总结,再根据脏腑的“经络”来确定药物的“经络”,以明确药物作用的走向,凸显药物作用的针对性,方便临床应用。
药物为什么会有经络呢?
再说说中医是怎么治病的?了解了中医的治疗原理,才能理解为什么医学要分经络。在前几篇文章中,我们尝试解读了针灸的治疗原理,见“和”。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医学的工作原理。
我们先来看西药。西药主要指化学合成的药物,以及一些生物制品(一般是疫苗),主要就是利用生物化学的原理。当然,有些药物的药理作用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临床试验才证明有效。
在西药中,药物的疗效取决于药物与人体的化学反应,而化学反应取决于化学结构。药物的化学结构一旦发生变化,其药效就会随之改变。这就是构效关系,也就是说结构和功效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化学结构通常用化学分子式来表达。服用西药的时候,如果你看说明书,上面会有化学分子式和它的化学结构式。
有时药物分子式相同,但光学性质不同,它们就成为光学异构体,其功效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奎宁左手结构有抗疟作用,右手结构有抗心律失常作用。为了避免混淆,它被赋予另一个名字,奎尼丁。尤其是在当前基于分子对接的药物设计兴起的情况下,了解药物分子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如果说西药是构效关系(structure-efficacy),那么中药就是药性关系(property-efficacy)。西药需要具体到某个活性成分,找到化学结构。而中药则是从药性出发,完全不考虑结构,用归纳法,归结到脏腑或经络,来指导用药。但现代中医的研究已经完全误入歧途,用西药的作用原理来分析中药已经不可能了。西药的作用原理不但不适用于中药,也无法解释为什么顺势疗法中药越稀释,药效就越好。
我们再来看中药。药性是对中药属性的高度概括。中药有哪些属性呢?主要有四气五味、药物归经、升降、配伍禁忌等。归经是中药的重要属性之一。接下来我们重点讲一下前两个属性。
四气五味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序言中说:“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即寒、热、温、凉,五味即酸、甜、苦、辣、咸。比如,我们吃薄荷,嘴里感觉凉,薄荷的性寒;吃姜,嘴里感觉温,姜的性温;夏天吃西瓜,身体感觉凉,西瓜的性寒;冬天吃羊肉,身体感觉温,羊肉的性温。 关于五味功效的最早总结,可见于《素问·藏气时法说》:“辛散,酸涩,甘缓,苦涩,咸涩。”也就是说,辛有发散行气的功效;酸有收敛固结的功效;甘有滋补和中的功效;苦有清热去火的功效;咸有通便的功效。因此,每一种中药由于四性五味不同,其治疗功效也不同。
药物的归经在《内经》之后逐渐形成,但在《内经》中已有萌芽。如《素问·玄明·五气篇》有“五味入肝,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谓之五入”的记载。《灵枢·九真论》也有“酸入筋,辛入气,苦入血,咸入骨,甘入肉,谓之五动”的记载。这些记载说明,《内经》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药物的归经,但已根据药物的性味总结出药物的用药规律,为后世药物归经学说奠定了基础。
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张元素著有《珍珠囊》一书,确立了药物经络学说。书中几乎记载了每种药物的“归经”和“通道”。人们认为,如果将药物按其性质和治疗作用进行分类,治疗效果会更加显著。如果归经不清,就很难取得确切的疗效。
到了明代,药物的归经已成为本草书中的专项。如刘文泰《本草品会要》对每种药物均有24条论述,其中有一条专项“药物归哪条”,明确指出了药物的归经。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将前人的归经内容全部继承下来。
清代中期,沈金鳌对药物经络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把历代本草书中论述的“领经”、“导经”、“行经”、“入经”、“走经”、“归经”等经络名称统称为“归经”。
药物如何在体内移动
看完了药物的性质,我们再来看看过程。药物在体内的过程主要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四个过程。其中吸收、分布、排泄叫药物的转运,药物的代谢和排泄统称为药物的消除。研究药物这四个过程的学科叫药代动力学。其实不管你吃药还是吃饭,都会经过这四个过程。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中医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内证观察笔记》中有一个有趣的案例,作者佚名,通过内省,记录了服用小柴胡汤后的变化。
小柴胡汤味苦、平,入肝、胆经,由柴胡12克、黄芩9克、人参6克、半夏9克(洗净)、甘草5克(炙)、生姜9克(切片)、大枣4枚(破壳)7种药材组成。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是中医十大名方之一,属于和解少阳之药。邪在少阳,多表现为寒热往来,胸胁胀满,食欲不振,心烦恶心,口苦咽干。也就是说,柴胡汤在临床上可以治疗三种疾病:温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
在西医眼里,这简直是可笑。你看,它不但没有具体的有效成分和化学配方,而且是好几种药材的大杂烩。这些药材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产生有效的分子呢?其实我们前面也提到过,中药不能从结构入手,而是从药性入手,特别是从药的经络入手。
案例中,匿名人士是这样描述自己的:下午开始看书,一连看了七八个小时,晚上十二点多就觉得浑身乏力,视力也变差了。但我想把书看完,就开了一包小柴胡汤颗粒,用温水冲服。此时正是胆经旺盛之时,看了十几分钟,就觉得视力和体力都恢复了,就继续看书,一直到凌晨两点。
第二天早上八点钟,我观察到肚脐上方,胃经太乙穴和胆经日月穴附近,出现了一个直径约一掌宽的气体圆形结构,形似太极,不断运动,颜色呈深绿色。
中午12点的时候,我观察到肝脏下面的太极结构还在,而且在转动。晚上11点的时候,它还在动,但是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旋转运动的速度就是频率,速度快就是频率高,这个频率有什么意义呢?
药字原本是由草部首艹和乐部首组成的。换言之,古人早就认识到草药其实就是植物的音乐,也就是天的音乐。那么小柴胡汤里的七种药材,就像七种乐器,在身体里“演奏”着正确的频率,与经络产生共鸣!这或许就是中药(草药)与西药(化学药)最大的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