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两会”每年都提出大量关乎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提案和议案,不仅因为中医药具有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因为其“简、廉”的比较优势更符合国情。
然而,代表、委员们的声音似乎并未能扭转中医发展的颓势。因此,对于中医来说,当务之急是尽快摆脱西学的所谓“科学”束缚,加紧“我师从”的发展战略,把中医的评价标准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简易廉价测试”适应国情
人民群众对疗效好、价格便宜的中药有广泛需求,国际社会“中医热”持续升温。这些认识和理解证明了中医的实用性。尤其是目前社会上的低收入群体往往因病致贫、返贫,所以中医药的发展更符合实际国情。
第一,中药疗效好,价格低。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佘静在2004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医药不仅对一些慢性病、疑难病、老年病、功能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同时,还能起到防治急性传染病的作用。在治疗SARS和早期艾滋病方面有很好的表现,同时成本低廉,无明显毒副作用。因此,她在2005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
继续开展恶性肿瘤、病毒性肝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治研究,积极探索中医药在大骨节病、氟中毒等地方病防治中的作用。
第二,中医适合国情,在社区有很大潜力。北京中医医院院长王菊生表示,中医可以做到同病不同治,异病同治,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具有简单、方便、便宜的优点,容易进入社区和家庭,符合国情。
第三,国际社会“中医热”持续升温。在1996年FDA批准针灸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后,针灸在大多数国家的医疗系统中得到了认可。1999年,第一个中药复方获得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
2000年至2002年,中药在古巴和俄罗斯被注册为治疗药物,这是国际社会首次对一种特定的传统医学进行立法管理和药品注册。与其他传统药物相比,中医药在进入国际医学主流市场方面取得了早期突破。
此外,中医药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逐渐了解,国际市场对中医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都表明中医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科技部副部长、致公党中央副主席程津培委员在本届政协会议发言中表示,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要解决好最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和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健康和健康保障问题。
所以要充分发挥中医的比较优势,这是西医不可替代的。
中医的发展在走下坡路。
在“两会”上引起广泛反响的关于中医药的提案有《将中医药可持续发展列入中国重大科技专项规划》(2002年)、《加快中医药现代化步伐》(2003年)、《提出加强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建设》(2004年)。
首先,中医医院和西医医院的差距逐渐拉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医医疗机构数量不足。据统计,在县级医院及县级以上医疗单位中,中医医院的比例仅占12.94%。而且不是所有的县都有中医院。
中医院覆盖率仅为66.145%,而每县西医医院平均为4.45家。二是中医队伍发展缓慢。据索鹤祥和政协委员马志伟的不完全统计,1949年中医医生有27.6万人,2004年仍有27万人。
53年没有增长。同期西医从8.7万人增加到157万人,增长了17倍。中西医比例由3.2 1变为1 5.8。目前全国有520万医务工作者,中医药工作者约50万,不到1/10。
其次,中医院西医化倾向严重。索鹤祥和马志伟说,中国有2800多家医院,几乎都是中西医“综合”医院。一方面,在名老中医退休后,中青年医生逐渐淡化“视、听、问”和辨证施治的中医诊疗技术。
热心应对仪器检验患者,难得用纯中医查房,讨论病例;另一方面,虽然中医院一直在强调提高中药利用率,但2001年全国中医院的药品收入中,中药占40%,西药占60%,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有更多的中医院在“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下,大量购买西药和医疗设备,导致中医技术退化萎缩,与患者需求脱节。
第三,中医药产业整体水平还很低。从生产企业来看,虽然数量多,但规模小,效率低,技术开发创新能力弱,工艺装备落后,管理不规范。从中药产品来看,由于中药质量不稳定,标准不统一,
制约了中药产品的水平。从出口创汇来看,药材约占70% ~ 80%,成药只占20% ~ 30%。中药材出口不仅附加值低,而且我国的资源和生态也因一些地区的滥采滥挖而遭到破坏。
第四,中医药科学研究难以深入。这表现在:国家投入太少,企业能力有限,导致中药研究科技含量低,中药制剂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此外,中药应用基础研究方法滞后。
对中药的作用机理、物质基础、应用理论以及中药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研究不够深入。
另外,中医教育没能培养出真正的中医。从机构和生源来说,中国的中医教育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由于体制和机制的限制,这些学生名义上是中医接班人,实际上却难以肩负起“承前启后,开太平天下”的重任。
中日友好医院焦树德教授和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强调:“如果现在不对中医高等教育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再过10年,恐怕就没有能以老中医传统方式治病的中医了。”
——中医需要自己的评价标准。
中医的发展在走下坡路,这与社会变迁和文化复兴有关。名老中医老去,传承平庸,有其原因,但关键是中医理论本身没有本质的创新和发展,而是受困于西医的理论篱笆,一味“削中医之脚”以“适西医之鞋”。
抹杀了中医独有的特色和优势。用已故的原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卢炳奎的话来说,就是“让道士领和尚”,这显然是有问题的。
有人认为科学可以“实证”,医疗的价值必须“可检验”,有效的药方要经得起“重复”。但是,即使是同一个病,这个药方今天有效,明天不一定有效,或者对这个病人有效。
对其他病人又不起作用。在此基础上,他们认为中医不科学,甚至是“巫术”。其实不是中医不能反复验证,而是西医反复验证“病”,中医反复验证“证”,比如《伤寒论》的200多部经典。
重复1800多年,仍有突出疗效。
而且中医和西医的研究领域虽然有关联,但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重叠。从方法上看,中医重在宏观、归纳、辨证,优势在于宏观准确;西医重在微观和分析,强项在于微观精准。从源头上说,中医是临床医学,
研究的永远是活人,中医是几千年来无数活人实验的结果;西医是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从研究死人开始,而西医是从很多化合物中筛选出来的,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来确定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从系统的角度来看,
中医系统没有医药分开;西医系统把医学和医学分开。所以中西医各有所长。西医擅长治疗实质性病变,中医擅长治疗功能性病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医不能简单地移植西医的医院架构、教育体系、资质认证程序,而迫切需要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
这正如政协委员、河北以岭药业集团董事长吴以岭所说:“如果中国不努力制定中药的标准,那么美国等发达国家就会先于我们这样做。我们有没有一个拥有2000多年中医理论和经验的中医强国?
中医的标准一定要西方国家制定吗?"
因此,程津培、索鹤祥、马志伟建议,要正确处理中药自主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中医药的原始优势不仅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确立了长期的领先地位,
并且有可能将这种领先优势延伸到基础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为了保持这种原创优势,必须合理分工,在做好中医基础理论创新研究的同时,加强中医标准化工作,以原创引领标准化。
用原创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提高中医药整体科技水平,强调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开发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研究。还要重视人才培养,完善中医药保护政策法规,尽快制定《中医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