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供需网—全面科普中药知识,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医药资讯  中医资讯 > 在大科学的背景里“考量”中医

在大科学的背景里“考量”中医

时间:2023-12-27 22:50:22 作者:方剂叔 阅读:171°C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华中医药学会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先进单位,因此,国家决定发布“2006年度中国科学技术学科进展报告”的时候,中华中医药学会从近一百个学会里脱颖而出,成为将要发布学科进展的少数学会之一。学科作为一种学术分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研究所

中国中医药学会连续多年是中国科协先进单位。因此,当国家决定公布《2006年中国科技进步报告》时,中国中医药学会从近百家学会中脱颖而出,成为为数不多公布学科进展的学会。

作为一种学术分类,学科是某一科学领域或具体科学的一个分支。因此,学科不仅是科学发展的基础,也是科学发展的标志。如何在众多学科中展现中医药的特色,如何评价中医药的发展,

这是中药行业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中华中医药学会对此高度重视。

自2006年6月起,中华中医药学会积极筹备此项工作,并成立了由院士领衔、学会学术带头人和管理干部参加的综合性研究小组。经过几次动员、起草和修改,2007年1月5日,在JD.COM饭店,

经过20多位专家的讨论和修改,三易《中医学与中药学学科进展报告》草案定稿。

2006年10月,0755年至79000年,明确提出了“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重要战略,为今后中医药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成为指导方针。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于2006年制定,已将中药现代化作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十一五”期间,国家将继续加大中医药科技投入,全面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2006年7月1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发布了《国家中长期(2006-2020)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中医药标准化的进一步发展。

2006年8月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确立了10个重点发展项目,为中医药改革发展描绘了新的蓝图。

2006年9月25日,科技部将“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研究”等5个项目列为“十一五”重大专项,委托相关单位组织正式实施。

2006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会议在日本召开,以审查《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以及相关的挂图和模型。目前已经就361个穴位中345个穴位的定位达成共识,标准草案中的文稿已经写好。

中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降低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中医是起源于中国的独特的学术体系,是理论、技术和经验的三位一体。近年来,针灸和中医已被介绍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

充分说明其学术特色非常鲜明,也为中医药推动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提供了机遇。

中医药在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我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和西医构成了中国卫生体系的“一体两翼”,一直在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中医的发展还不完善。如:中华医学会分会包括内科、妇科、儿科、骨科、耳鼻喉科等两个学科分会和中医三级学科,如心脏病、肾脏病、脾胃病、风湿病、糖尿病、艾滋病等。

并行在一起,都是总会下的二级分会,还有新成立的络病、体质、捏脊等分会,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学科体系。

对于中医药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要根据中医药的特点和实际,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为中医药自主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中医骨伤科的历史非常悠久。现在很多中医院校都开设了中医骨伤科,还有很多骨伤科研究所。

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其独特的理论和技术深受患者喜爱。但就是这样一个中医特色很强的学科,却无法在专科教育中开设专业,影响学科的学术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对中医特色的认可,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也是老百姓的事。目前中医在医疗选择上已经排到了补充和替代的位置,说明中医在保持特色和发挥优势上确实存在问题。

当中医登上世界舞台时,有人提出取消中医的错误主张,别有用心地把中医称为“问题药”。这说明我们需要做的振兴工作,需要进行的科普宣传任务是非常艰巨的,甚至要“从娃娃抓起”。

让中医“与大地相连”,与中华文化复兴。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出交叉融合的趋势,导致科技创新向系统化、整体化方向发展,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思维不谋而合。人类健康是一个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问题。

这就是中医“天人相应”思想的内涵。可以认为,中医理论体系是21世纪医学发展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符合世界医学发展的方向。

中医体质理论和络病概念是中医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当然,中医的理论进步一直被认为是“只有量变,没有质变”。其实只有中医的量变才说明它是一个成熟的学术体系。

中医重视经典著作,是因为经典著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有经验的医学技术,更是理论、技术、经验的结合体,历经千年发展,千年来被成熟医学反复验证。

现代西医产生免疫理论后,人们从中医中找到了调节免疫的有效方法;人类从未见过非典病毒,而中医却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也就是说,在一种对抗非典病毒的西药尚未存在的时候,

中医有“兵工厂”;治疗艾滋病,中医也有不俗表现,不仅“国家队专家”发挥良好作用,而且8种“民间中医”疗效不亚于“鸡尾酒疗法”。

我们的政策要符合国情和中医特色。不要人为限制民间中医,给中医创新设置太多障碍。目前中医按照管理西医的方法来管理是有严重局限性的,灵活创造丸散膏丹的机制是不存在的。

中医如何积累经验?如何创新?

如何让中医药在新世纪焕发新的生机,如何再现“奇峰迭起、流派纷呈”的大好局面,需要在政策、资金、舆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也需要中医界“在振兴征程中,举旗鼓、彰显个性、锐意进取”。

社论:少批评,多建议

在关注中医存废之争,甚至有少数人提出要把中医归为“伪科学”的同时,我们应该冷静地看到,在现行体制下,中国绝对不存在普通老百姓在千千缺乏话语权的问题。

如何信任、忠诚、热爱使用已久的中医;应该更明确的是,中国政府对中医药一直持保护、关怀、支持的态度。近年来,在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中,对中医药的支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毫无疑问,国家层面的“大环境”是好的,中医在中国乃至世界人民中的“知名度”也在上升。但是,为什么我们所致力和热爱的这个行业会有那么多问题呢?

说着说着,好像被“外人”给“砸”了?

客观地面对中医的“热”与“冷”,我们不是自大,也不是自嘲,我们摆正了心态,努力了。中医不需要口号。她需要中医各方面拿出办法和成绩来为其“代言”。

本文列举了去年国家扶持中医药发展的重要举措,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前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困惑和问题。认真分析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不仅要靠中医从业者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和各方面的支持。

应该科学客观地评价中医的发展,对存在的问题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建设性。这也是《视点》编辑对你今年投稿的热切期待。

    本文地址:https://www.youyaokeyi.com/news/zhongyizixun/10951.html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介绍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并不售卖任何药材药品,如有疾病者请及时就医!

    本栏阅读
    医学从嫌弃到被推崇,导师张雪峰功不可没,医学之路会更平坦么?
    当年犹豫再三,给孩子报考了医学专业孩子高考那一年,社会的发展趋势还不明朗,不知道互联网..
    贫血的人想要补血,不要再吃红枣、红糖,吃这4种食物才能补血
    缺铁似乎是许多人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如果身体缺铁那么就很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会让人时常..
    艾灸的铁规,请一定要知晓
    关于艾灸的文章发了很多,但是有些基本的原则,大家在日常中还是会忽略,也还有人不明白,所以..

    Copyright © 2002-2024 药材供需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9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