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供需网—全面科普中药知识,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医药资讯  中医资讯 > 应探寻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办法

应探寻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办法

时间:2023-12-27 22:47:43 作者:久久 阅读:258°C

吴仪副总理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继承与创新是辩证的统一,必须充分遵循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要抓紧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规范和管理办法”。讲话可以说是一语破的,道出了我国中医药管理的症结。多年来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继承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必须充分遵循中医药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要抓紧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规范和管理办法”。

发言可以说是一语道破,道出了我国中医管理的症结所在。

多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医药卫生管理部门的绝大多数干部也抱着良好的愿望,努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以求在科学繁荣的时代与时俱进。在这种情况下,

为什么中医发展滞后?根本原因是套用西医的管理模式来管理中医,结果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改革开放以来,我一直关注中医药发展战略的研究,也发表过“中医不要西医管”的观点。所以,

中医有什么特点和发展规律?如何提高中医药管理符合中医药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我不想避免有失偏颇,但我想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些拙见。

医学的历史证明,中医的形成和发展源于一线中医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防治疾病的实践,而不是源于科学实验。即使在科学实验已经进入中医研究领域的今天,

启动中医创新的主要机制仍然是他们的临床实践。比如季德胜蛇药源于乞丐,云南白药由民间中医创立,现代抗疟药————青蒿素源于古籍记载的民间疗法。

来自一线中医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病治病经验虽然还不够成熟,但却是中医药知识成长发展链条中新的增长点。中医的发展规律决定了中医临床团队的构成不同于西医。除了医生和助理医生,

也要认可基层中医临床医生的资质,包括达不到医师和助理医师标准的老师,有真正专长的人,乡村医生,中医师,靠几张处方治病的人。即使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也应该允许简单的医疗互助。

比如拔罐、刮痧、点穴等等。这样做既保证了中医知识增长的链条不会被打断,也有助于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根据中国民间中医研究发展协会掌握的材料,很多民间出身的中医往往医术独特,而中医的特色更为突出,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家人和老师的教导,并下了很大的功夫去学习。

如福建的郑医生就出身于中医世家,其以祖传验方为基础的抗癌中药不仅受到患者的欢迎,也得到了吴等一批著名专家的认可。江苏的朱汉章医生原本是一名赤脚医生。通过反复实践和探索,

创立针刀学科,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成为中医现代化的成功范例之一。

第二,中医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技巧性的特点。像文物鉴定、棋艺、书画,看色、把脉、开方送药、针灸、按摩、正骨等技术,专家和初学者差别很大。很多深奥的东西往往可以理解,但无法用语言解释。

需要老师教。

因此,师徒传承模式应该在中医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要在中医临床团队的各个层面实施师徒制,而且要在当前中医院校的教育中考虑课堂教育和师徒制的结合,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解深度。

只要师徒教育模式制度化,中医特色的人才和技术就会源源不断。

中医的诊断和治疗不同于西医。除非是为了中西医结合或者为了科研,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从诊断到治疗的全过程,不需要医技部门的配合。由于中医临床工作者是具有个体劳动性质的复杂脑力劳动者,

所以,自古以来,个体行医就是用来服务社会的。今天中医走向世界,大部分都是在国外开个体诊所。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个体诊所可以凭借良好的疗效和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

近年来,虽然我国个体诊所和中医诊所的数量与日俱增,但仍面临诸多不合理的限制。很多老中医退休后,想在家给病人看病,既能发挥余热,又能滋养生命,但又办不了执照,只好闲着。

这真是中医事业的一大损失。放宽对个体中医的限制,让其与公立中医医院的医生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将推动中医药事业在正确的轨道上向前发展。

中国有2000多家县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在中医药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中医院名不副实,名为中医,实则以西医为主。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不是中医院本身,而是管理部门。

一是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对中医医院和西医医院的业务划分缺乏明确的界定和监管措施;二是物价管理部门不了解中医的特点,中医诊疗收费标准远低于西医。以北京的规定为例,中医治疗从四诊到开处方要四块钱。

针灸一次四元,艾灸一次两元。这个标准连西医检查几百块钱都不够,怎么比?第三,一旦发生医患纠纷,有关部门不是用中医的临床标准来认定是否存在诊疗错误,而是用西医的临床标准来要求中医院承担责任。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中医院别无选择,只能弃华取经。由此可见,要使中医医院姓“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行政管理问题。

在科学繁荣的今天,将中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逐步实现中医现代化,是当代中医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现代化,而是如何现代化。多年的中医研究经验证明,

如果抛弃中医的理论思维和诊疗特点,盲目按照西医的研究思路去研究中医,结果只能是西化,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现代化。怎样才能避免中医研究出现偏差?我们应该从管理开始。

科研规划的制定、科研机构的建设、科研经费的投入、项目招标指南、科研成果的鉴定、科学技术奖励等涉及中医的,应以体现中医理论、突出中医诊疗特色为前提。在管理部门的正确指导下,

中医研究者会修正自己的研究方向。

目前社会上有一种医药分家的论调,这对于西医来说无疑是正确的,因为西医的知识来源于实验研究,完善后才能作为医学进入临床,为西医所用。而中医则研发了一方一药,疗效极佳。

要靠长期的临床探索和反复验证,有的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近年来,由于管理部门不承认中医和依靠验方治病的人,不给医生执业资格,对中医临床机构内部制剂采取了不适当的限制。

导致了一些有效的治疗经验中断或者外流海外。如果中医和中医完全割裂,后果严重不堪设想。前不久,云南省多家媒体报道称,

昆明市药监部门查获西山区残联康复医院陈欣研制的抗癌中药,引起患者强烈不满。经记者调查,该药确实给一些无望的患者带来了新生,于是患者请求继续供应该药。

这让药监局和陈医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据了解,国内外有不少商人愿意出高价购买陈医生的药方,但陈医生坚决拒绝,表示继续研究完善后,将无偿捐献给社会。这个案例说明管理部关于内部编制的规定,

多么脱离实际啊!

以上六个观点只是一个大概的思路,只是为了抛砖引玉。由于中医药工作涉及的部门较多,容易出现多头政策的现象。因此,我非常希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

中医药法的起草和现行法律法规的修订,提出了符合中医药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思路,使中医药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王学泰)

    本文地址:https://www.youyaokeyi.com/news/zhongyizixun/10687.html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介绍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并不售卖任何药材药品,如有疾病者请及时就医!

    本栏阅读
    医学从嫌弃到被推崇,导师张雪峰功不可没,医学之路会更平坦么?
    当年犹豫再三,给孩子报考了医学专业孩子高考那一年,社会的发展趋势还不明朗,不知道互联网..
    贫血的人想要补血,不要再吃红枣、红糖,吃这4种食物才能补血
    缺铁似乎是许多人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如果身体缺铁那么就很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会让人时常..
    艾灸的铁规,请一定要知晓
    关于艾灸的文章发了很多,但是有些基本的原则,大家在日常中还是会忽略,也还有人不明白,所以..

    Copyright © 2002-2024 药材供需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9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