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70%以上的中药是综合医院西医医生处方的,近40%的中药在临床中使用不当。
对于滥用中药问题,北京中医院院长刘清泉表示:“中药是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君、臣、佐相配的原则,以中药为原料。
按规定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生产的制剂。它是中药现代化的产物,是临床用药的重要选择。由于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临床应用极其广泛。然而,如果你在没有充分理解这一点的情况下滥用它,
可能会导致功效降低、无效或严重的副作用。目前,临床中中药不合理用药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问题一:证据不足
发烧时吃清开灵
刘清泉院长认为,当前中医药应用最大的误区之一就是辨证不够、无法辨药。和清热解毒药物一样,很多人在治疗感冒时喜欢用清开灵、双黄连、银翘解毒丸等。但如果不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盲目滥用这些感冒、凉血药物,就会导致
寒伤阳气,伤正气,甚至诱发邪气,加重病情。
很多医生对处方上的中药成分不熟悉,对其功效一无所知。他们甚至希望做出字面和主观的假设。单纯使用说明书中的药品名称和主治名称,或者纯粹从西医角度使用中药,盲目扩大用药范围,不辨证使用中药。
完全脱离了中医的理论体系。看到发烧就很清楚,但不知道是不是和发烧一样。人体可分为寒热虚实。
其实,能够治疗感冒和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中药,不仅是清热解毒的药物,也是能够达到相应疗效的中药。因为中医治病不是单一的病原,而是调节人的整体形象;即使是同一种传染病,
发病原因并不全是热毒,也可能是湿热、瘀血等。如今,人们对抗菌药物的滥用越来越重视。与抗菌药物相比,当前清热解毒中药的过度使用也值得关注。临床滥用清热解毒中药的情况并不少见。
刘清泉院长表示,“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之道,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纽带。中药是根据中医理论方剂而产生的。中药的应用必须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
不能不辨证,盲目按照药品说明书的适应症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