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供需网—全面科普中药知识,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中医病理  外科疾病诊断 > 明清温病新说蜂起

明清温病新说蜂起

时间:2023-12-27 22:47:38 作者:药材童子 阅读:61°C

在明清两朝的医学发展中,虽然研究张仲景开创的伤寒与杂病学术特色的医学家很多,但是经过宋、金、元时期伤寒学家的研究与补充,中医对于外感热病的诊治方法已经有了很多进步,尤其对于辛温发汗解表局限性的认识,已经非常深刻。一个肯定辛凉解表,不断丰富外

在明清医学发展中,虽然有不少医学家对张仲景开创的伤寒杂病学术特点进行了研究,但经过宋金元时期伤寒学家的研究和补充,中医外感热病的诊治方法取得了不少进展,尤其是对于温心发汗局限性的认识。

已经非常深刻了。一个肯定辛味解表,不断丰富外感病治疗方法的学术流派已经成熟,迫切需要提出新的学术见解,创建新的学术流派。

吴有兴,字善,生于17世纪80-60年代,江苏吴县人,明末清初名医,伤寒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吴有科生活在一个军事频繁,瘟疫大流行的时代。明朝末年,1641年,

吴有科四十九岁时,瘟疫遍及山东、浙江、河南、河北等地。

鼠疫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传染病,对人类危害很大。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可在人群中传播,引起流行。鼠疫流行时,起病迅速,症状严重,人数众多,影响范围广,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

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传染病的大流行很多,传染病的发生更为频繁,死亡的不计其数。据统计,明朝276年传染病大流行64次,清朝266年传染病大流行74次。

中国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传染病的防治。

医学名著如《黄帝内经》、《伤寒论》、《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等。都有防治传染病经验的记录,但这些记录并不系统。

没有专门阐述传染病特征的医学著作,但传染病依附于外感伤寒,对其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形成特色。

在吴有科的时代,虽然瘟疫流行,但很多医生因为找不到好的治疗方法,坚持用伤寒来治疗瘟疫,效果很差。吴也目睹了当时一些传染病流行地区,“一巷百余户,无人才自由;一扇有几十张嘴的门,

无人生还,他努力学习,不顾自身安危,深入疫区行医。他深切感受到,自古以来,医道细于伤寒,略于瘟疫,当时流行的疾病都用瘟疫治疗,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通过反复研究和精心管理,

结合自己丰富的治疗经验,分析总结并发挥出来。终于在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我写出了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关于瘟疫的专著,—— 《温疫论》。

吴友可以对以前的“五疫”理论进行改造,认为并非只有五种疫,每一种发热都是由不同的疫引起的。他关于不同的疾病是由不同的病原体“杂气”引起的论述是最接近微生物致病理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吴有科的“疫气”学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病原体学说。

吴有科指出,“戾气”的传播途径是通过空气和接触,通过口鼻进入人体引发疾病。《温疫论》也很重视身体抵抗力的重要性。书中认为“元气充盈,邪不能入。”身体的抵抗力强,即使有接触感染的可能,

不容易生病。如果“元气亏虚,外感邪气在呼吸间乘虚而入”,身体抵抗力下降,同时受到感染,就容易生病。

《温疫论》还提出,传染病的感染途径是“一天,有感染”。“自然暴露”是指空气感染,“感染”是指接触感染。所以书中说“每一人口之鼻,皆与天气相连”,“呼吸之间,外邪乘虚而入”。

《温疫论》认为,传染病的流行形式可以是疫情或散发。

吴有科认为,传染病和瘟疫的病原体“气不同”,只要有一种病原体,就会“专由一种疾病引起”。而且,瘟疫不仅限于人类。“至于无形之气,那些偏于动物的,如牛瘟、羊瘟、鸡瘟、鸭瘟,不仅仅是人类的流行病!但是,牛有病,羊没病。

鸡病了鸭没病,人病了动物没病。伤因其气不同而异。知其气异,谓之杂气。“也就是说,鼠疫的致病物质虽然细微,肉眼看不到,但确实存在。

引起瘟疫的“杂气”或“疫气”并不是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可以通过药物制服,达到治病的目的。

吴有科的《温疫论》在温病的病因、辨证、治疗等方面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于对清初瘟疫的论述继承了他的学术观点。

周阳君的《温热暑疫全书》成书于1679年,继承了的鼠疫学说。

戴,生于北山(今江苏江宁),清代名医。他高度赞扬了吴有科的《温疫论》。他在1722年写了《广瘟疫论》,从气、色、舌、神、脉等方面论述了鼠疫和伤寒的区别。

此后又雕刻了《广瘟疫论》次。

吴友克大胆创新的精神激励了后来的医家,清中叶以后逐渐形成了温病四大家。

叶桂(1667~1746),江苏吴县人。叶医生出身,30岁就名扬大江南北。擅长治疗温病,首创卫气养血辨证,代表《温热论》。

相传这本书是叶游洞庭山时,随船师傅顾所记。

所谓“卫气养血辨证”,就是将外感发热分为卫气、养血四个阶段,包括所有的证候,然后根据证候进行治疗。是区别于张仲景伤寒六经的另一个辨证论治体系。其优点是简化了六经的辨证,

突出辛凉解表、凉血清养阴生津的治疗原则。不足之处在于对神志不清的处理不够重视,对张仲景恢复阳气的急救措施没有很好的吸收。

薛雪(1681~1770),生于白色,江苏苏州人。我致力于医学,因为我的母亲生病了。他博览群书,医术精湛。他比叶小十岁,与叶齐名,也是著名的温病学家。叶和薛经常互相攻击,

叶把自己的书店命名为“雪中漫步”,薛把自己的卧室命名为“扫叶山庄”。

石雪擅长治疗湿热疾病,但和华佗一样,不屑医名(见袁枚《与薛寿鱼书》),所以很少著书。一般认为《湿热条辨》是薛的作品,但有些医生(如)认为尚难确定。

该书进一步发展了湿热的辨证论治,丰富和充实了热学的内容。本书专讲湿热证,共35篇,每篇都有薛自己的注释。这种“自我导向的传记”写作方法被吴鞠通《温病条辨》继承。

吴棠(1758~1836),江苏淮阴人,伤寒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受吴友克著作,特别是叶著作的影响和启发,重视温病的辨证论治,故深入研究,汲取前人之长,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认识。

1798年,他写了一本书《温病条辨》。

吴唐提出了热病三焦辨证理论,认为外感发热始于上焦肺,逐渐波及中焦脾胃,最后影响下焦肝肾,耗伤阴液。他强调清热养阴的治疗方法,并制定了许多治疗热病的处方,大多数都有很高的治疗效果。

受到后来医生的喜爱。他的书以三交为纲,以温病的各种证候为旨归,一一论述。切合实际,实用性强,使温病学理论更加系统完整,为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世雄(1808~1866),浙江钱塘人,曾迁居杭州和上海。对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独到的见解。他是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温病专家之一,在霍乱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温热经纬》,《霍乱论》等作者。

五卷《温热经纬》,写于1852年。第一册和第二册摘录了《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中的《伤寒论》。

并引用了以前的笔记,阐明了部分温病的病因、证候及治疗方法;第三卷、第四卷汇集了、陈平伯、俞研究温病、湿热、疫病的经验,按照叶桂的方法将温病病证分为四个阶段。

详细说明温病的发展规律;最后一卷是《温病方剂学》,选方113个。总之,该书定名为《温热经纬》,取材于仲景文本和叶与薛的论争。他的书参考了各种相关著作,有很多个人见解。

它是一部很有影响的热病专著。

此外,杨立山写的《伤寒瘟疫条辨》(六卷)写于1784年。其中《升降散》对后世影响很大。

1785年,刘魁撰写的《松峰说疫》,广泛收集前人治疗鼠疫的方药和刮痧方法,倡导八法治疫,自成一家。

1794年余师愚著成《疫疹一得》 ,其因善用石膏,并创制了“清瘟败毒饮”而称誉杏林。(摘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曹东义主编《中医知识普及读本》 )

    本文地址:https://www.youyaokeyi.com/article/10677.html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介绍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并不售卖任何药材药品,如有疾病者请及时就医!

    本栏阅读

    Copyright © 2002-2024 药材供需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9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