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芸香草
拼音注音
Yún Xiānɡ Cǎo
别名
诸葛草(《种子植物名称》),香茅筋骨草、小香茅草(《四川中药志》),茅草筋骨(《重庆草药》),香茅草、臭草、韭叶芸香草、射香草、细叶茅草、野芸香草(《云南中草药》),石灰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
《四川中药志》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芸香草的全草。夏末秋初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晾干。
生境分布
生长于山坡草地。分布甘肃、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产于四川。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秆较细弱,丛生,高40~160厘米,直立,近无毛,节部膨大。叶鞘无毛,基部者多破裂,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钝圆,长2~4毫米,膜质,先端多不规则的破裂;叶片狭线形;长30~70厘米,宽1~6毫米,两面近无毛,具白粉。伪圆锥花序稀疏,狭窄,长15~45厘米;总状花序孪生,成熟后极叉开或向后叉开,带黑紫色,长15~30毫米,具3~5节,其下托以佛焰苞;穗轴节间长约3毫米,边缘被白色短柔毛;同性对小穗有柄者完全退化,或仅存一发育不良的颖,其柄具白色柔毛;无柄小穗呈长圆状披针形,基盘具白色短毛;第1颖端具2微齿;第2颗舟形,先端急尖或具小尖头;第1外稃约较颖短1/3,先端稍钝;第2外稃长约为颖之半,极狭,先端具2裂齿;芒从齿间伸出,长约12毫米,中部膝曲;内稃缺如;雄蕊3,花药长2.5毫米。花、果期9~10月。
性状
干燥全草呈灰绿或棕黄色,茎细弱,长40~110厘米,近无毛,节部膨大,质脆易断;叶鞘近无毛,包茎基部者多破裂,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钝圆,膜质,先端多破裂;叶片狭线形,长达30~70厘米,两面均近无毛。气香而特异,久嗅有闷人感。味辛辣,嚼之有麻凉感。
化学成分
全草含酸性皂甙类物质、鞣质、蛋白质、粘液质、苦味质,糖类及酚性物质。
鲜草含挥发油0.7~1.0%,叶含挥发油约1.8%,花轴约0.5%,茎少于0.05%。挥发油中含胡椒酮40~50%、蒈烯-4:20%、牻牛儿醇10%、牻牛儿酸乙酯10%,尚有牻牛儿醛、柠檬烯等。
药理作用
①平喘作用
对于用组织胺喷雾法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挛,芸香草中所含的挥发油(芸香油)2.4毫升/公斤肌肉注射有明显的对抗作用,从芸香油中分离出来的胡椒酮在1.2毫升/公斤时也有相同或更强的效果,而亚硫酸氢钠胡椒酮作用不显着。对离体豚鼠支气管平滑肌,芸香油和胡椒酮皆有明显的直接扩张作用,后者的作用比前者大1倍以上,比氨茶碱还强。亚硫酸氢钠胡椒酮的作用较弱且不稳定。
②止咳作用
芸香油和胡椒酮(2.4毫升/公斤,肌肉注射)对电刺激豚鼠喉上神经所致咳嗽反射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后者剂量减少一半时,作用仍比芸香油强。亚硫酸氢钠胡椒酮则无明显作用。
芸香油或胡椒酮大剂量对豚鼠均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后者用至2.4毫升/公斤时,有显著加强戊巴比妥钠的麻醉作用。因此它们的止咳作用是选择性地抑制咳嗽中枢,还是由于其一般的中枢抑制作用尚无定论。
③抗菌作用
从老年慢性气管炎患者痰液中分离出的甲型、乙型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8种细菌,用纸片法证明芸香曲及胡椒酮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亚硫酸氢钠胡椒酮则无。
性味
辛苦,凉。
①《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无毒。"
②《云南中草药》:"辛微苦,微寒。"
功能主治
解表,利湿,平喘,止咳。治伤暑感冒,淋病,风湿筋骨酸痛,慢性气管炎。
①《四川中药志》:"治风湿筋骨酸痛及腹胀作痛。"
②《重庆草药》:"治风湿麻木。"
③《云南中草药》:"清暑透表,利湿和胃。治伤暑,夏月感冒,淋症。"
④《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解暑,芳香健胃。治咽喉哑痛,中暑,胃脘饱闷,疮毒溃烂。"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大剂1~2两);浸酒。外用:煎水熏洗。
复方
①治风湿筋骨疼痛:香茅筋骨草、千年健、大血藤、舒筋草,煎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鹅膝风:㈠香茅筋骨草、牛舌头根、松节、石岩姜,泡酒服。(《四川中药志》)㈡香茅筋骨草、石菖蒲、红牛膝各半斤,箭杆风四两。煎水内服、外洗。(《重庆草药》)
③治冷骨风,全身骨胳筋络肌肉痛,重至不能行走者:香茅筋骨草二至三斤。煎水,乘热熏之,以破竹席围坐盆中,上盖以簸箕;熏后汗出如浆,可重复二至三次。洗后忌风。(《重庆草药》)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芸香草现已制成多种剂型,广为试用。据用口服制剂观察835倒,总有效率为81.6~88.8%,其中近期控制率为7~18.9%,显效率为23.6~45.9%。对595例作了过冬治疗,经半年,1年观察,总有效率仍达75.5%,较之未进行过冬治疗组疗效为高、复发率低;复发者症状均较往年为轻,表明芸香草制剂似有巩固疗效的作用。如用芸香草有效成分胡椒酮割成的气雾剂行喷射吸入,则疗效显着提高;据217例观察,有效率达92%,临床控制率为20%左右,显效以上为38~54%。其起效时间平均为15分钟,维持时间平均在2小时45分至4小时,最长达16小时。实践证明,芸香草制剂有明显的平喘作用,止咳、祛痰则稍次,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制剂及用法:㈠芸香草浸膏片:每片0.3克,每次2~3片(如与芸香油制剂同服,治疗上可起协同作用);㈡芸香油胶丸:每丸含芸香油0.5或0.3毫升,每次2~3粒饭后服;㈢胡椒酮胶丸:每粒含胡椒用0.5或0.3毫升,每次1~2粒,饭后服;㈣亚硫酸氢钠胡椒酮片、丸:每片(粒)含亚硫酸氢钠胡椒酮0.3或,0.5克,每服1~1.5克。对伴有肺气肿并发酸中毒的病人,服用本品应先纠正酸中毒,否则效果不显。以上制剂均日服3次,10日为一疗程。㈤芸香草气雾剂:每瓶含胡椒酮1.5毫升(可喷150次)。每日3次,每次连续喷射吸入3次,连续10天。副作用:口服芸香油和胡椒酮制剂有忍心、呕吐、"烧心"等胃肠道反应,少数出现牙龈肿痛及鼻衄现象。服亚硫酸氢钠胡椒酮制剂,一般无胃肠道反应;仅少数患者服药2~6天后出现头昏,头痛,心慌,乏力,腹泻,腹胀,但均轻微,不影响继续服药。采用气雾剂,个别病人有暂时的呛咳。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芸香草
拼音注音
Yún Xiānɡ Cǎo
别名
韭叶芸香草、诸葛草、香茅筋骨草、小香茅草、茅草筋骨、香茅草、臭草、韭叶芸香草、石灰草、黄柏草
英文名
Remote Lemongrass Herb, Herb of Remote Lemongrass
出处
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芸香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bopogon distans (Nees ex Steud.)W.Wats[Andropogon distans Nees ex Steud.]
采收和储藏:夏末初秋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晾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
原形态
芸香草,多年生草本。有香气。秆较细,丛生,高40-110cm,直立,无毛。叶鞘无毛,基部者多破裂,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钝圆,长2-3mm,先端多不规则地破裂;叶片狭线形,长达25cm以上,宽1-5mm,扁平或边缘外卷,两面具白粉。假圆锥花序稀疏,窄狭,长15-45cm;总状花序孪生,成熟后叉开或向后叉开,带黑紫色,长1.5-2.5cm,具3-5节,其下托以1.8-2.5cm之佛焰苞;穗轴节间长约3mm,边缘被白色短柔毛;同性对小穗之有柄者完全退化,或仅存一发育不良的颖;无柄的结实,小穗长圆状披针形,长5.5-7.5mm,基盘具白色短毛;第1颖先端具2微齿,具2脊,脊上部具极狭的翼,背面中部以下浅凹陷或微呈波状形皱折,脊间具2-4脉,第2颖舟形,先端急尖,边缘膜质或具小纤毛,脊上无翼;第1外稃较颖短1/3,极狭,先端具2裂齿,芒从齿间伸出,长约12mm,中部膝曲,内稃缺如;雄蕊3,花药长约2.5mm。花、果期9-10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宜生长在较温暖的气候环境中,以排水良好的坡地为佳。 栽培技术 用种子或分株繁殖。但在较大面积生产时,用种子较好。于3月至4月播种。在整好的地上,开1.3m宽的高畦,按行、株距各约33cm开穴,深7-10cm。把种子和草木灰用少一人畜粪水充分拌匀,便成种子灰,每1hm2用种子15-22.5kg,施人畜粪水后,把种子灰撒到穴里,覆土。 田间管理 播种后,要中耕除草3-4次。第1次在苗高4-6cm时;第2次在苗高13-17cm时,结合除草进行匀苗、补苗;第3次在9月收获后;第4次在11月左右。以后每年都要耕除草3-4次。在每次除草后追肥1次,一般以人畜粪水为主,也可在春、夏两季使用氮素化肥。
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长40-110cm,茎秆丛生,细弱,外表灰绿色至深绿色,有时带紫色,节部膨大。叶片狭条形,长25-70cm,宽1-6mm,边缘有时外卷,两面均无毛,被白粉;叶鞘无毛,基部常破碎而内卷,内面浅红色;叶舌钝圆,长2-4mm,膜质,先端多不规则破裂。具特异香气,味辛辣,嚼时有清凉麻舌感。以色灰绿、粗壮、叶多、香气浓烈者佳。 显微鉴别 茎横切成:表皮细胞1列,外壁稍厚,下皮纤维5-7列,细胞壁厚,木化,间有数个小形禾本得型维管束成轮状排列。中柱内维管束禾本科型,2-3轮排列,木质部排列成V形,原生木质部导管1-2个在末端,导管旁薄壁细胞有时皮裂,维管束周围有1-2列纤维细胞形成纤维束鞘。髓部宽广,由薄壁细胞组成。 叶横切面:上表皮由1列大型运动细胞组成,细胞方形或长方形。叶肉细胞分化不明显。维管事禾本科型,周围有薄壁细胞组成的鞘,上下两侧的表皮内方均有纤维群分布。下表皮细胞小,切向延长,有气孔和毛茸。
毒性
芸香油的半数致死量在小鼠为5.7或6.75ml/kg(灌胃),3.2ml/kg(皮下)。家兔皮下注射芸香油饱和水溶液1.5ml/kg或静脉注射2.5ml/kg,各观察2周和1周未见明显影响。胡椒酮的半数致死量,小鼠4.32ml/kg(灌胃),亚硫酸氢钠胡椒酮则力14,23g/kg。
化学成分
全草含酸性皂甙类物质、鞣质、蛋白质、粘液质、苦味质、糖类及酚性物质。鲜草含挥发油0.7-1.O%,叶含挥发油约1.8%,花轴约0.5%,茎少于0.05%。挥发油中含胡椒酮(piperitone)40-50%、蒈烯-4(carene-4)20%、牻牛儿醇(geraniol)10%、牻牛儿酸乙酯(ethyl geranate)10%,尚有牻牛儿醛(geranial)、柠檬烯(limonene)等。 还含茴香醛(anisaldehyde)和α-松油醇(α-terpineol),2R-(2α,4aβ,8α,8aα)-十氢-8α-羟基-α,α,4a,8-四甲基-2-萘甲醇[2R-(2α,4aβ,8α,8aα)-decahydro-8α-hydroxy-α,α,4a,8-tetramethyl-2-naphthalenemethanol]。
药理作用
1.平喘作用:对于用组织胺喷雾法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孪,芸香草中所含的挥发油(芸香油)2.4ml/kg肌肉注射有明显的对抗作用,从芸香油中分离出来的胡椒酮在1.2ml/kg时也有相同或更强的效果,而亚硫酸氢钠胡椒酮作用不显着。对离体豚鼠支气管平滑肌,芸香油和胡椒酮皆有明显的直接扩张作用,后者的作用比前者大1倍以上,比氨茶碱还强。亚硫酸氧钠胡椒酮的作用较弱且不稳定。
2.止咳作用:芸香油和胡椒酮(2.4ml/kg,肌肉注射)对电刺激豚鼠喉上神经所致咳嗽反射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后者剂量减少一半时,作用仍比芸香油强。亚硫酸氢钠胡椒酮则无明显作用。芸香油或胡椒酮大剂量对豚鼠均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后者用至2.4ml/kg时,有显着加强戊巴比妥钠的麻醉作用。因此它们的止咳作用是选择性地抑制咳嗽中枢,还是由于其一般的中枢抑制作用尚无定论。
3.抗菌作用:从老年慢性气管炎患者痰液中分离出的甲型、乙型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8种细菌,用纸片法证明芸香油及胡椒酮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亚硫酸氢钠胡椒酮则无。所含胡椒酮对蛋清蛋白导致豚鼠过敏性支气管痉挛有明显的对抗作用,肌内注射0.8ml/kg,可防止惊厥反应的发生,但部分豚鼠尚有呼吸困难或轻度紫疳症状,若肌内注射1.2ml/kg,则可完全保护豚鼠不发生任何反应;胡椒酮气雾吸入1分钟,可对抗组胺引起豚鼠支气管的痉挛状态的平滑肌均有明显并不提高解痉效果;用其饱和水溶液进行豚鼠离体支气管灌注,对正常或痉挛作用,但延长吸入时间并不提高解痉效果;用其饱和水溶液进行豚鼠离体支气管灌注,对正常或痉挛状态的平滑肌均有明显的扩张作用;经豚鼠离体气管试验提示,胡椒酮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并非通用阻断组胺或乙酰胆碱受体。
鉴别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0ml,振摇约10min,滤过。滤液挥去乙醚至约1ml,加2%2,4-二硝基苯肼的30%高氯酸溶液0.1ml,油层显橙红色。
性味
辛;苦;性温
功能主治
解表;利湿;止咳平喘。主风寒感冒;伤暑;吐泻腹痛;小便淋痛;风湿痹痛;咳嗽气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复方
1.抗风湿方(《四川中药志》),治风湿筋骨疼痛。2.治鹤膝风方(《重庆草堂》):香茅筋骨草,石菖蒲,红牛膝,箭杆风。煎水内服及外洗。
各家论述
1.《四川中药志》:治风湿筋骨酸痛及腹胀作痛。
2.《重庆草药》:治风湿麻木。
3.《云南中草药》:清暑透表,利湿和胃。治伤暑,夏月感冒,淋症。
4.《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解暑,芳香健胃。治咽喉哑痛,中暑,胃脘饱闷,疮毒溃烂。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