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供需网—全面科普中药知识,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文化 > 中医文化的再认识

中医文化的再认识

时间:2023-12-28 00:40:51 作者:方剂叔 阅读:314°C

世界上绝没有第二种医术能跟中医相提并论的。中医几千年来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一种文化的“层次”了,而且,中医文化是无比博大精深的。我想,用“文化”这词来形容一种事物,可以说是对事物其所负载的内容的一个十分肯定。当然,我们绝不能否定“中医”,它是

世界上绝对没有第二种医术可以和中医相提并论。中医几千年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一个文化的“层面”,中医文化极其博大精深。

我觉得用“文化”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东西,可以说是对它所承载的内容的一种非常肯定。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中医”,这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那么,中医“文化”的内容是什么呢?医学伦理,这是我首先想到的,

如果一个东西对人类没有益处,那么它首先就不配做“文化”;其次是功效。如果“中医”没有奇特的疗效,把人从痛苦中解救出来,相信不会被大多数人接受。而且它自身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多精彩的传说。

如果一个事物缺少了“传说”的内容,那么文化的内涵就简单多了。

今天看了这本书《中医趣谈》,觉得很有意思。感觉收获了很多知识!对于一个关心中国文化或者中医文化的读者来说,《中医趣谈》确实不错。几千年来,

我们不知道中国有多少医生(古代称为“行医者”)用中医治病,但你一定知道扁鹊、华佗这样的大师的名字,但你可曾知道他们济世的事迹,他们在江湖上的生活,他们治病救人的医德?另外,几千年来,

你知道有多少取得巨大成功、口碑传播、医德高尚的“从业者”吗?安琪老师、刘、朱、谢也是开户高手。你听说过他们吗?他们是如何诊断和使用药物达到返老还童、复活的效果的?

你猜怎么着《中医趣谈》大开眼界!是的,如果不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医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发展医术,发扬救死扶伤的精神,我们的中医文化也不会如此辉煌。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良心”是他们的医德。

到了中医,难免会想到“中医”,中医治疗就是利用万物相生相克的原理。在古代,人们根据“金木水火土”五行对世间万物进行分类,“金木水火土”五气也在人体内部运行。当体内的五种气不平衡时,

人会生病的。这时候就要补气或者泄气,让身体达到五气平衡。一个高明的中医很讲究诊断和用药(尤其是对疑难杂症的治疗),取得的效果也很好。当然,不可否认,

个别利益相关者打着中医的旗号在骗人,甚至“不仅赚钱还杀人”。在此提醒读者多加注意!凡是聪明的,都不是为了名利;而那些执着于利益的人,都是疯狂的骗子。

我说过,一个文化如果缺乏相关的充满神秘感的“传说”,是非常不完善的。中医从产生的那一刻起就和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神农尝草药是一个完美故事的开始,以至于后来发现的每一种新草药,

都伴随着一个美妙的传说。不仅是毒品,就连江湖骗子,尤其是大名鼎鼎的“神医”,也不止一个传说。这些精彩的传说读起来特别有趣。看完它们,你不仅感受到了“中医文化”的浓厚色彩。

中医学科与中国其他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这对于中医实现“文化”也很重要。我们知道“道家”或者“阴阳家”提到了“万物有阴阳”的理论。其实中医理疗的目的就是让阴阳达到一种平和的状态。

中医理疗的原理是整体平衡各单体的部位。对整体性的强调,让中医看起来特别“哲学”。且不说这个,就连中国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也与中医息息相关。

特别是唐宋以后,很多著名的医学专家,都是既通晓儒学,或者儒生既通晓医学,又通晓官医,都称为儒医。我想,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医不会取得如此大的发展,直到今天,它已经成为一种“中医文化”。

《中医趣谈》故事写作可以算是一本通俗的书,通俗到小学生都能理解其中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而《中医趣谈》是知识性阅读,丰富的中医知识也能让阅历深厚的成年人收获颇丰。大概,

作者写这样一本书的时候,定位是“《中医趣谈》,老少皆宜!”,尤其是文化读者。

    本文地址:https://www.youyaokeyi.com/yangsheng/yangshengwenhua/21480.html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介绍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并不售卖任何药材药品,如有疾病者请及时就医!

    本栏阅读
    十个热门医学专业盘点,就业情况普遍都很不错,就是对学历要求高
    医学专业在大学专业中算是比较热门并且报考人数和关注度都相当高的类型了,虽然很多人都..
    中医文化趣谈之中草药命名(中草药名字含义)
    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草药文化又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重磅」40种常用中药材的主产地及鉴定图
    40种常用中药材的主产地及鉴定图1.狗脊 主产于福建、四川等地。2. 绵马贯众 主产于黑..

    Copyright © 2002-2024 药材供需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9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