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供需网—全面科普中药知识,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中医养生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6大饮食要诀

夏季养生6大饮食要诀

时间:2023-12-28 01:34:24 作者:药材童子 阅读:377°C

一、养心健脾,解暑化湿中医学认为:“夏属火,其性热,通于心,主长养,暑邪当令。”是说心在五行中属火,火热之邪最容易损伤心,常导致心病,如有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头昏目眩等心神不宁的症状。而且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夏天汗液大量排泄,不仅会损伤

一、养心健脾,消暑祛湿

中医认为:“夏为火,性热,通心,为养气之主要来源,暑邪当令。”也就是说,心在五行中属于火,火热之邪最容易损伤心脏,往往会导致心脏疾病,如焦虑、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等症状。而且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

夏季大量的汗液排出,不仅会损伤心气,还会导致心阴虚,更容易受到暑热邪气的侵袭,所以夏季宜注意养心。多吃清热解暑的食物,不仅可以清除夏季高温天气带来的暑热,还可以清除身体产生的内热。

也可服用辛凉,或甘寒的中药,如菊花、薄荷、荷叶、金银花、连翘等,以利心火,祛暑。

夏季的最后一个月是长夏,对应的是脾。此时天气闷热多雨,空气中湿气重,人更容易感受到潮湿,而脾喜燥恶湿。脾阳一旦被湿邪压制,就超出了脾胃的适应能力。

会引起食欲不振、便溏、腹胀、四肢不温等脾脏疾病。所以长夏的饮食要清淡,少油腻,少寒性,脾虚的人可以少食多餐,根据饮食习惯吃一些辣椒,增加食欲,帮助消化。

抵御湿邪侵脾。还可以服用健脾祛湿的中药,如白术、莲子、茯苓、藿香、砂仁、豆蔻等。既能健脾胃,又能祛暑湿。

第二,饮食要适度。

《黄帝内经》说:“把所有的蔬果都吃了喂了,不要出差错,会伤到它们的。”“饮食适度.所以我能与上帝和谐,我会走到生命的尽头。”食物本该滋养人体,但如果不控制饮食,就会适得其反,伤害人体正气。

所以一定要控制饮食,饮食要规律,饮食要得当,这样身体和精神才能一致,才能支撑生活。

饮食控制不仅要防止暴饮暴食,还要注意三餐的时间和分配。早餐应该在7点左右,午餐在12点左右,晚餐在18点左右。俗话说“早吃好,中午吃好,晚上少吃”。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枕上记》年说:“早上一盘粥,晚上还不够吃饭。”《饮膳正要》说:“晚饭别吃太多,晚饭少吃一口,活到九十九。”因为人体的代谢率在夜间逐渐降低,

消耗的热量也比白天明显减少。晚餐吃多了会转化成体内的脂肪,使人发胖。同时,晚餐吃得过饱或过油腻也会加重胃部负担,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现象,并影响睡眠,即所谓的“胃不和、烦躁不安”。

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消化能力不强,夏天更是雪上加霜。吃多了难以消化,容易损伤脾胃,导致胃病。俗话说“要孩子平安,就得饥寒交迫。”早在公元《伤寒论》年,汉代名医张仲景就提出了“谷损自愈”。

也就是在维持身体基本热量需求的基础上,少吃点,很多病自然就好了。我们现代的一些常见病,如糖尿病、痛风、高脂血症等,都与饮食失调密切相关。古人提出的“损谷为治”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饮食宜苦、辣、酸、咸,少甜。

所谓五味,是指酸、苦、甜、辛、咸五种味道。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就是由这些味道组成的。试想一下,如果食物没有了味道,饮食本身就失去了乐趣,人也就没有了食欲。

当然,五味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吊人胃口,更是为了赋予它更深远的意义。根据五行学说,五味对应五行五脏,即酸入肝,苦入心,甜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不同的口味有不同的功能:

酸味有敛汗、止汗、止泻、涩精、缩尿的作用,如乌梅、山楂、山茱萸、石榴等。

苦味有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的作用,如陈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

甜味甘甜,有补益、安神、解痉的作用,如红糖、龙眼肉、蜂蜜、米粉类食物。

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滋阴养血的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

辛味有散结、行气、活血的作用,如姜、葱、蒜、辣椒等。

适当摄入五味对人体有益,可以维持阴阳平衡。但五味摄入过多或不足,都会引起身体不适,甚至疾病。因为五味与五行、五脏相对应,过量食用五味会对相应的脏腑造成损伤。因此,

饮食中五味一定要调和,有益健康。《黄帝内经》已经明确指出:“所以,要调和五味,骨强筋软,气血运行,理密。如是,则骨精,道如法,有天命。”即五味搭配得当,气血才能充盈。

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才能协调起来,这才是延年益寿的正确方法。

“天人合一”是中医养生的指导理论。人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所以五味的和谐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年龄、身体状况、环境位置、季节气候来调整。就夏天而言,

你要多吃苦、酸、咸、辣的食物,少吃甜的。因为夏季气候湿热,苦味能清热泻火,还能健脾祛湿。如苦瓜、生菜、芦笋等。有清心除烦、提神醒脑的功效。夏天出汗太多,

特别是在体力活动大量出汗后,需要及时补盐。夏天的饮食比较清淡,少量的咸菜可以增加食欲。另外,夏天出汗最容易流失津液,多喝水会稀释胃酸,适当吃一些酸味食物。

如西红柿、柠檬、草莓、乌梅、葡萄等。能止汗生津,健胃消食,防止多汗耗气伤阴。如果在菜肴中加入醋,还可以杀菌,预防夏季肠胃疾病。甜味摄入过多会产生湿痰影响食欲,夏季气候潮湿闷热。

人体易湿,过食甜味助湿热,导致腹胀不想吃,所以夏天不宜过食甜味。

第四,不能生吃生冷。

《孙真人卫生歌注释》里已经说过:“暑满了,再晚一点就烂掉了,瓜园的蔬果会产生痰、冰水、肉桂浆,特别难溶解。”意思是夏天炎热,外面阳光灿烂的时候,体内阴气压抑。如果你吃太多冷的水果和蔬菜,

会导致寒湿积聚在体内,不容易被脾胃消化。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夏季的高温会引起一系列的热生理反应。出汗多,喝水多,胃酸容易被稀释,消化液分泌相对减少,消化功能减弱,导致食欲不振。这时候如果能合理安排饮食,适当吃一些冷饮,不仅可以解暑解渴。

还能帮助消化,促进食欲,有益健康。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就容易损伤脾胃中的阳气,不仅违背了“春夏养阳”的原则,还可能引起胃痛、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老年人脾胃的阳气逐渐下降。

吃多了受凉会进一步伤肾阳,引起腹泻。儿童消化功能尚未完全,夏季易受暑湿影响。他们照例吃冷食,尤其是冰淇淋和饮料,糖分高,容易损伤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长期食欲不振、腹痛、大便异常等症状。

如果不从饮食上加以纠正,会引起肠胃疾病,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

女性有月经、白带、怀孕、生育的特殊生理过程,容易气虚血虚。血的特点是喜温恶寒,所以女性不要随意生冷,尤其是经期和产后。暴饮暴食生冷不仅伤脾胃,还会引起宫寒引起白带过多、痛经甚至不孕。

中医治疗不孕症首先要求避寒,所以夏天吃凉的东西一定要控制。

五、饮食宜清淡。

《吕氏春秋》中国俗话说:“肥肉厚酒,自强不息,命叫烂肠。”常吃肥、稠、腻、煎、过辣的食物,体内会产生痰湿,长期会使肝阳亢盛,脾阳不足。其实无论什么季节,都应该以清淡饮食为主。

尤其是夏季。因为在夏季,人体本身顺应阴阳变化而出现阳气宣发,若是常吃肥甘厚腻之品,会加重脾胃的负担,造成脾阳虚弱,而出现痰湿。故《孙真人卫生歌注释》 说:“三伏天,食物尤要淡味节减,使脾胃易于磨化,

则腹疾不生。”是说夏天要吃脾胃容易消化的简单的饮食,这样才能杜绝胃肠道疾病的发生。清淡的饮食,就是平常说的“粗茶淡饭”。主食要以五谷杂粮为主,副食以豆类、蔬菜、水果、菌类为主。清淡饮食不是完全的素食,

肉类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完全素食容易造成营养不良,所以对肉类要少食、淡食。烹饪以清蒸、水煮为主,减少煎炸,少放油盐,尽量保持食物的原味。

六、饮食要注意卫生

中国有句俗语说得好:“饮水洁净,不得瘟疫。”“夏至日浚井改水,冬至钻燧改火,可去温病也。”“病从口入。”说明古人在很早以前就认识到了不干净的饮食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调疾饮食辩》 中说:“春夏大雨,山水暴涨,有毒,山居别无他水可汲者,宜捣蒜或白矾末少许,投入缸中。” 《本草正义》 中记载:“故时疫盛行,宜浸贯众入水缸中,常饮则不传染,

而井水沉一枚,不犯百毒,则解毒之功,又其独著。”这些记载体现了古人在预防夏季消化道传染病方面的聪明智慧。

夏季尤其是长夏,潮热的气候特别适合细菌和病毒的滋生繁殖,再加上夏天人们喝水多,胃酸被稀释,消化道的防御功能减弱了,再不注意饮食卫生就特别容易患肠炎、痢疾等消化道传染病。

所以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最主要的措施。不要买变质的食材,食物最好现做现吃,过夜食物要充分加热后再吃,生吃瓜果要清洗消毒。在做凉菜时,应加蒜泥和醋,既可调味,又能杀菌,

还有增进食欲的作用;不要过食生冷,保持脾胃功能的强健。注意这些方面就可以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蒲志兰李桐)

    本文地址:https://www.youyaokeyi.com/yangsheng/sijiyangsheng/26893.html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介绍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并不售卖任何药材药品,如有疾病者请及时就医!

    本栏阅读
    教你认识那些路边的野生中草药!
    学名:苘麻(qǐng má)别称:白麻、青麻、野棉花、叶生毛、磨盘单、车轮草、点圆子单、馒头..
    今日中药--琥珀(入心、肝、小肠经。入心、肝、小肠经)
    善医堂中医诊所2024年6月24日小雨 12/18℃星期一 五月十九今日吉时寅时,卯时,巳时,申时,戌..
    中医食疗的防病智慧,你知道吗?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这些都强调了饮食调理对于维护健康的重要性。中..

    Copyright © 2002-2024 药材供需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9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