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针疗法,是在鼻部范围内的一定穴位上进行针刺,借助脏腑、经络的联系以治疗多种病症的一种针刺方法。《灵枢•杂病》云:“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针灸大成》载有鼻准穴治鼻上生酒渣风;迎香穴治鼻息肉等。鼻针疗法主要以祖国医学对鼻部“色诊”的理论为基础,通过鼻部皮肤色泽变化来诊治疾病为依据发展而来的。《灵枢•五色》说:“五色独决于明堂,……明堂者,鼻也。”《灵枢•五阅五使》说:“五色之见于明堂,以观五脏之气。”即通过观察鼻部色泽变化可以测知病生于何脏何腑。《素问•五脏别论》言:“五气入鼻,藏于心肺。”《疮疡全书》说:
“鼻居面中,为一身之血运。”提出鼻对全身气血及心肺之功能活动有重要作用。鼻是经络、气血密布之处,通过经络与脏腑各部都联系起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嗅。”鼻是手、足阳明经与督脉交会之处,此外手少阳小肠、足太阳膀胱、任脉亦循行于鼻部,故鼻为阴阳会合、诸经聚集之处,气血运行尤为旺盛,脏腑、气血的变化都可反应于鼻。针刺鼻部的特定穴位可达疏通经络、调通气血、治疗疾病之目的。
【鼻针疗法操作方法】
一、鼻部穴位的分布
根据《灵枢•五色》“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的论述,将鼻的穴位分为3条线23个刺激区。
1. 鼻部基础穴
面中线起于前额正中,止于水沟穴之上。共9穴(区)。
(1)头面:额正中处,眉心与前发际中点连线的上1/3。
(2)咽喉:头面与肺之间,当眉心与前发际中点连线的下1/3处。
(3)肺:在两眉头之间。
(4)心:在肺区之下,两目内眦角之间处。
(5)肝:在心区之下,鼻梁骨最高处,当两颧相平之鼻正中线上。
(6)脾:在肝区之下,当鼻准头上缘正中线上。
(7)肾:在鼻尖之端。
(8)前阴(外生殖器):在鼻中膈下端尽处。
(9)睾丸(卵巢):在鼻尖的左右两侧各一区。
鼻孔线起于目内眦角的下方,紧靠鼻梁骨两侧,至鼻翼下端尽处止。共5穴.(区)。
(1)胆:位于肝区的外侧,目内眦角直下处。
(2)胃:位于脾区的外侧,胆区直下方。
(3)小肠:在鼻翼上1/3处,胃区下方。
(4)大肠:在鼻翼正中处,小肠区下方。
(5)膀胱:在鼻翼壁尽处,大肠区下方。
鼻旁线起于眉内侧,沿骨外侧下行于鼻孔线的外方,止于鼻翼尽外侧。共9穴(区)。
(1)耳:在眉内侧端,与肺区相平。
(2)胸:在眉棱骨下,目窠之上。
(3)乳:在睛明穴之上方。
(4)项背:在睛明穴之下方。
(5)腰脊:在胆区之外方,项背区的外下方。
(6)上肢:在胃区之外方,腰脊区的外下方。
(7)胯股:在与鼻翼上部相平处外侧,上肢区的外下方。
(8)膝胫:在鼻翼正中处之外侧,胯股区的下方。
(9)足趾:在鼻翼下部相平处外侧,膝胫区的下方。
2.鼻部新穴
(1)高血压下点穴:两眉正中点,即印堂穴。
(2)腰三角:正中点在心穴下方,鼻骨下缘,两侧点在正中点的外下方。
(3)消化三角:正中点在中点的下方,两侧点在其外下方,即鼻尖处的小等腰三角形。
(4)高血压下点穴:鼻尖稍下方。
(5)上肢穴:肩臂肘下穴。
(6)阑尾穴:鼻翼外上部。
(7)下肢穴:即胫穴。
(8)创新穴:两鼻孔上沿连线与鼻正中线交点处。
(9)增一穴:两鼻翼内沿凹陷。
(10)增二穴:从增一穴起沿鼻翼内纹线延至鼻孔上沿处。
(11)子包穴:鼻中膈
|<
1
2
3>
>>|
稍下,人中穴上方。
二、选穴原则与配穴方法
1.根据受病的脏腑器官,选取相应的穴位如肝病取肝点,耳病取耳穴等。
2.根据脏象学说选配如依“肝开窍于目”、“肾精上注于目”,目疾多选肝穴配肾穴。
3.根据穴位敏感点选穴可用按压法或电阻测定法探查。
(1)按压法:用毫针针柄在鼻部相应区域,用一定压力探测,手法要轻、慢、均匀,遇有疼痛或异常感时即为敏感点。
(2)电阻测定法:用电阻探测仪在病人鼻部的病变相应处轻而均匀、缓慢、有顺序地探查,当病变处皮肤电阻降低,而导电量升至130~180mA,病人会感到测量局部有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探测监听器也会发出“哒”、“哒”的声响,此点即为敏感反应点。
4.鼻针麻醉常用配穴根据手术切口的部位和所涉及的脏腑、组织器官,选用相应的穴位。一般手术麻醉中均选用耳、肺二穴,再根据不同手术配合其它鼻穴。
三、操作
1.一般针刺法用30~32号1.6cm(0.5寸)不锈钢针,鼻部常规消毒后,按穴位所在部位皮肤的厚薄,分别采用斜刺或横刺,以轻缓手法捻转刺入穴位,捻转要轻,待患者有酸、麻、胀、痛、流泪、打喷嚏等针感出现时留针10~20分钟,每隔10分钟用轻、慢手法捻转1次。如需要可用皮内埋针数小时或1~2天,亦可用点刺或速刺法。一般以10次为.1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2疗程间休息7天。
2.“鼻部三针”刺法近来徐俊武在原有鼻针穴位的基础上,按三焦理论,将鼻针疗法的穴位、操作总结归纳为上焦针、中焦针、下焦针,统称为鼻部三针。
(1)上焦针:取头面穴针刺,得气后,将针尖偏向一侧的耳穴方向刺,得气后回针到头面穴皮下,再向另侧耳穴刺,复回针到原点皮下,然后沿正中线向下透刺心穴,得气后留针。急性病留针30分~5小时,慢性病可留针24小时,针柄以胶布固定。此刺法适用于上焦病症。。 (2)中焦针:取肝点进针,得气后针尖偏向一侧眶下缘刺到胆点,得气后,复回针到肝点皮下,再向另侧胃点刺去,留针。若为左侧病重,针以向左侧刺为主,并留针于左侧,反之亦然,也可逐日交替。当针刺入3~5分钟后,多数患者可有腹内微热感,或饥饿感,或肠鸣蠕动等感觉,或腹部胀痛、恶心等症状缓解。此刺法适用于中焦病症及四肢病症。
(3)下焦针:从肾点进针,先沿中线,与鼻小柱下缘呈60°角刺达骨面,然后回针到肾点皮下,再向一侧鼻翼中部下缘刺去;又回针至肾点皮下,再向鼻小柱下缘平行刺达骨面,留针同前。刺后3~5分钟,多数患者小腹、腰部及四肢关节处可有微热感或轻松感。此刺法适用于下焦病症及四肢病症。
【鼻针疗法主治病症】
一、鼻渊、鼻衄、咽喉肿痛、咳喘、心悸、怔忡
1.用上焦针法除上述病症外,还可治头项痛、肩臂痛、手麻等病症。
2.用一般针刺法取首面穴、咽喉穴、肺穴、心穴等。
二、呃逆、呕吐、吞酸、胃痛、腹痛、腹泻、便秘、黄疸
1.用中焦针法除上述病症外,还可治胁痛、腰背痛等病症。
2.用一般针刺法取胃穴、肝穴、消化三角穴、脾穴、大肠穴等。
三、遗尿、遗精、阳痿、早泄、癃闭
1.用下焦针法除上述病症外,还可治疗腰胯痛、腰膝痛、足麻等病症。
2.用一般针刺法取前阴穴、生殖器穴、肾穴、心穴、睾丸穴。
【鼻针疗法注意事项】
1.一般采用卧位,以防晕针。
2.施针前须严格消毒。如针刺局部有疤痕应避开,以免引起出血或疼痛。
3.鼻部皮肤肌肉较薄,选用针具不宜过长,针刺进皮后,不宜直刺深入,以免针身歪斜引起疼痛,同时应避免进针过深和强刺激手法。
4.使用电阻探测仪时,首先以干棉球擦干鼻部,以免因湿润而使电阻降低
|<<
<1
2
3>
>>|
用户评论
我之前因为鼻子过敏就尝试了鼻针疗法。虽然过程有些不敢说舒服,但现在鼻子确实比以前好了很多!不用再频繁使用药物了,感觉自己又恢复了几分自由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需要长期依赖激素的慢性鼻炎患者来说,鼻针疗法可能是一种改变生活质量的好方法!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标题让我挺起好奇心,我一直担心自己的鼻窦问题会越来越严重。请问鼻针疗法的效果有多持久?会不会复发?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中医疗法一直抱持怀疑态度,这几年尝试了很多偏方都无济于事,现在看到这个方法似乎有点希望.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别人说鼻针疗法可以调理身体的整体免疫系统!难道不只能治感冒了?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之前看过一个朋友在做鼻子整形手术后尝试鼻针疗法恢复鼻腔组织的功能,效果挺不错!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尝试过很多鼻子过敏的方法,都没什么用。这个鼻针疗法听起来有点新颖,不知道真的有效吗?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这种保守治疗方法还是很认可的,可以避免使用化学药物带来的风险, 但具体效果我需要多了解学习一下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个鼻针疗法虽然名字听着吓人,但其实就是一种針灸手法吧?我之前做过针灸治背痛还真的挺管用!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是慢性鼻炎患者,这种方法能改善我的生活质量吗?应该找医生详细咨询一下?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个疗法会不会比较痛苦呢?感觉被扎那么多针就有点吓人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理论上来说,调理身体的免疫系统还是很有必要的!也许可以试试看!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并没有尝试过鼻针疗法,但我非常赞赏这种融合传统医术与现代科学的创新精神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还听说鼻针疗法除了可以治疗鼻子问题外还可以缓解头痛和眼部疲劳? 真的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这个疗法还是挺先进的,希望能够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父母经常说用中草药治病效果更好,我现在看到这个鼻针疗法是不是中医理念的一种发展方向?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本身就怕针扎,对这种治疗方法完全没有信心!还是去医院挂 ENT 专家看看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长期困扰的鼻炎患者来说,试一试也不失为一个选择。虽然效果不能保证百分百,但至少有一线希望!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