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头针疗法是在头部皮肤及皮下组织针刺以治疗各种疾病的方法。可根据脏腑经络理论在头部选取相应腧穴进行治疗,亦可根据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在头皮上划分出相应的刺激区或线进行针刺。
操作
按照临床体征选择刺激区,将刺激区部位的头皮进行常规消毒,沿头皮斜向快速进针,针刺入头皮下肌层或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针体与头皮呈15~30°角,针深达1~1.5寸。到达该刺的深度后,术者可采用捻转、提插等手法,达到有效刺激量。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3~5天,再开始第2个疗程。
头针标准治疗线 焦氏头针标准线和刺激区
头针刺激区1 头针刺激区2 头针刺激区3 头针刺激区4 头针刺激区5
治疗
头针主要用于治疗脑源性疾病,还可以治疗内科、妇科、外科、小儿科等共40多种病症,并应用于针刺麻醉。
注意事项
(1)治疗时,需掌握适当的刺激量,防止晕针。
(2)选好刺激区后,应将刺激区附近的皮肤做常规消毒,防止感染。
(3)中风患者,急性期如脑溢血引起发热、昏迷、血压过高时,不宜用头针治疗。
(4)有高热、急性炎症及心衰等症时,应慎用头针治疗。
(5)未满周岁的幼儿,头部的前囟及后囟未闭合,骨化不完全,故禁止针刺。
名家经验及病案
典型病例:脑血栓后遗症
刘某,女,57岁。右侧偏瘫一年半。
查体:神志清楚,说话欠灵活,有鼻唇沟浅,伸舌微偏右,右上肢力弱(左手握力20公斤,右手握力8公斤),右手屈正常,伸160°,手指不会分开,右拇、食指捏合困难,持笔不稳。右下肢力弱,扶拐前行时偏瘫步态明显。
诊断:脑血栓后遗症(右侧不全偏瘫)。
选区:左运动区及足运感区,每天一次。
疗效:第一次针刺后,右手能伸展正常。第二次针刺后手指会分开,右下肢有力,独步行走100米。第六次针后坐在小凳子上能自己起来。第八次针后,右手伸屈、指分开等动作有力、灵活,右手握力13公斤,右手持笔有力,而且写字较前好转。
用户评论
头针真的是太奇妙了!每次看到师傅使用头针进行缝制,感觉就像魔法一般,既精细又快速,佩服佩服!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直觉得传统手工艺让人着迷,这种“器具技法”太有意思了!希望能有更多关于头针的学习资料,学习起来也应该很有挑战性吧。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图片后才知道原来这种传统的缝制针叫头针啊!以前只在老物件上见过,现在越来越少人掌握这些手艺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把我带回到过去的记忆中,小时候奶奶经常使用这种头针修补衣服,那种轻柔而稳实的触感至今难以忘怀。真希望能传承这种传统文化。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介绍得非常详细,让我对头针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原来每个部位的功能都不同,真是太厉害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尝试用头针接一下缝补试过几次,感觉难度系数真的比较高,需要很强的耐心和技巧才能把样子做到完美啊。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种传统的“器具技法”更加注重细节和精细程度,让人感受到师傅的用心和传承精神。现在的快节奏生活中真是越来越少这种贴心细致的手工艺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头针这种古老的工具真的很有趣!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学习使用它,传承古老手艺的同时也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学过皮具制作和刺绣,头针的确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缝纫工具,精准度很高。现在很多新的缝纫方式,我觉得都无法完全替代头针的优点,比如一些复杂图案拼接时。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我很欣赏古代手工技艺,但感觉用这种头针做东西会不会比较费时间吗?现在的现代化工具效率高太多了吧!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里提到头针的保养方法很有意思!我觉得学习传统手工艺也应该重视这些细节啊,这样才能让这些宝贝能够更好地传下去。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个人感觉这种“器具技法”描述有些学术,能否用更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图片来展现其魅力?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头针确实很有特色!希望可以看到更多关于它制作过程和历史渊源的文章,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它的价值和意义。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器具技法”越来越贵了吧?这种传统技能传承应该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多的支持!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非常喜欢这个标题,头针作为一种独特的工具,让人感受到东方古代智慧的传承。期待看到更多关于它的精彩内容!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想要尝试用头针进行手工制作的话,请问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学习资料和课程呢?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于传统手工艺这种“器具技法”,我觉得在现代生活中依然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希望大家能够更多地了解和传承它!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的要好好体验一把头针的“器具技法”了,现在很多手工制作课程都非常受欢迎,学习起来应该也会很有趣。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