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供需网—全面科普中药知识,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医药资讯  中医资讯 > 中医流派与学派:如何区分?

中医流派与学派:如何区分?

时间:2023-12-28 02:13:34 作者:方剂叔 阅读:195°C

李绍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术流派的相关研究已颇有进展,但相关概念在目前的学术界尚未有公论。如“流派”、“学派”、“医派”等称谓,均有较为广泛的指代,且均可称之为“派”。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各具特点,若不详加辨析,往往混淆不清。中医流派中医

李绍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

自从中医学术流派的概念被引入学术界以来,一些研究已经展现出了初步的成果。然而,目前尚未有一种公认的、关于这一领域的派别分类方法。例如,“流派”、“学派”、“医派”等术语,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并且可以被用来指代同一类别的不同群体,但它们之间仍然存在一些差异和特点。因此,对于这些术语,必须进行仔细的分辨和分析,才能避免混淆和误解。

中医流派

中医流派即中医学术流派的简称,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者涵盖中医学派、中医医派及狭义中医流派。狭义之中医流派是指中医学中因师承授受而形成的,以独特的学术旨趣、技艺、方法为基础的不同中医派别。

狭义之中医流派,即通常认为的典型中医流派,一般局限于学科内部,如妇科流派即妇科内部不同的学术派别。典型中医流派具有明确的学术主张、核心人物与师承谱系,在一定时间内学术上保持一贯,影响范围一般较为局限,不如中医学派之影响广泛。

中医学派

中医学派是指中医学中经过长期传承而形成的,以独特的理论主张或尊奉经典为基础的各类中医派别。多具有长期的历史积淀,有突出的学术特征,其理论主张对于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伤寒学派、温补学派、活血化瘀学派等。学派内部不存在必然的师承关系,而更为注重学术上的继承与发展。

大多数学派的理论已融入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长期被以不同形式传承,故在当代名老中医个人的学术体系中,一人可能体现多个学派的特征。

中医医派

人们较为公认的中医医派是指中医学中经过长期传承而形成的,以地域环境为基础的各类中医派别。我国幅员广阔,地域差异显著。不同地域的人们,因自然环境、生活习惯、社会人文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特有的体质、生理病理特点、易感或多发疾病,最终形成地域色彩浓厚的医疗特点。因此,同一地域的医生往往具有近似的临证用药特点。如孟河之地多湿热,故用药以轻灵和缓见长。

我认为,医派的限定,不应仅包括地域范围,还应包括人群及时间的限定,如御医、明医等,也属于医派的范畴。

医派所表现出的近似的临证用药特点,往往是散在的、经验性的,还未发展为一定的学术主张。故可以认为,“派”重点是对范围的限定,“学”的特点不明显,即医派一般不具备统一的学术主张。

医派之下,尚有据学科而再行分别者。如“海派中医”,其下又有骨伤之魏氏伤科、施氏伤科,妇科之蔡氏妇科、朱氏妇科等。

需要指出的是:学术流派强调的是“学”,因为“学”是它的基础。但是,将中医学的总体特点视为学术流派的主张并不合适,例如“辨证论治”和“整体综合”等。此外,如果只有理念而没有明确的学术主张,那么它就不属于流派“学”的范畴,例如“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和“针药并重”等。同时,治学主张也不属于流派“学”的范畴,例如“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现代研究”等。

    本文地址:https://www.youyaokeyi.com/news/zhongyizixun/30409.html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介绍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并不售卖任何药材药品,如有疾病者请及时就医!

    本栏阅读
    医学从嫌弃到被推崇,导师张雪峰功不可没,医学之路会更平坦么?
    当年犹豫再三,给孩子报考了医学专业孩子高考那一年,社会的发展趋势还不明朗,不知道互联网..
    贫血的人想要补血,不要再吃红枣、红糖,吃这4种食物才能补血
    缺铁似乎是许多人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如果身体缺铁那么就很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会让人时常..
    艾灸的铁规,请一定要知晓
    关于艾灸的文章发了很多,但是有些基本的原则,大家在日常中还是会忽略,也还有人不明白,所以..

    Copyright © 2002-2024 药材供需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9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