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供需网—全面科普中药知识,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医药资讯  中医资讯 > 中医人才培养

中医人才培养

时间:2023-12-28 00:40:10 作者:药材童子 阅读:356°C

中国医药学是我国人民应用了几千年的成熟的医药学,有其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有其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早就提出了“中西医并重”这一符合中国国情的卫生工作的总方针。坚持“中西医并重”和“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中医是中国人使用了几千年的成熟医学。它有其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和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早就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中西医并重”的总方针。

坚持“中西医并重”、“支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被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但长期以来,党的卫生工作总方针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

从数量上看,根据2007年《中国卫生年鉴》的卫生统计,2006年有13120所综合医院和2665所中医医院。2005年,卫生工作者总数为5,426,851人,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460187人;2005年,全国共有执业医师1607673人,其中只有229910人是中医(包括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

从医学教育的角度看,全国100多所西医院校的学生只花1/60的时间(约60课时)学习一点中医知识,而全国32所中医院校的中医学生却要花1/3的时间(约1200课时)学习大量西医知识。

这是多么的不对称啊!四川省一位省级领导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中医大学的学生不愿意背汤读经。毕业后处方有错别字,依靠现代检测手段诊断疾病,但并没有真正掌握中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中医院校采用西医院校的教育模式,却失去了中医教育的特色,违背了中医成功学的规律。"

不仅中医本科教育质量堪忧,研究生教育质量更堪忧。中医专业硕士、博士的毕业论文几乎90%以上都是动物实验研究,根本没有突出中医的学术特色,甚至有些论文根本与中医无关。这些“研究成果”,

大部分既不能指导中医临床实践,也不能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临床疗效是中医的基础和硬道理。如果只追求动物实验的“指标”,轻视中医经典的学习,忽视中医临床能力的培养,

但美其名曰“科学的中医”、“中医现代化”。这样下去,中医将何去何从?

中医西化严重,尤其是中医西化。中药学的课程大多是现代药学课程,忽略了传统中医理论、中草药的鉴别、炮制加工技术的传授,忘记了所有的名方名药都是来自中医临床医生的经验总结而不是来自实验室。

另外,目前道地药材越来越少,中药质量日益下降,直接影响了临床疗效。

医药分开管理后,药监部门管不了卫生部门,卫生部门管不了药监部门,导致腐败,以至于医院里药厂研制的中成药临床试验经常产生虚假数据。中成药利润薄,赚不到钱。

目前有近500种中成药没有药企生产。最终损害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也失去了中医治疗的武器。

从医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研究经费基本都给了西医,真正的中医研究往往是不给经费或者少给经费的。比如2004年,科技部拨款5000万元用于解决艾滋病问题的科研,而卫生部给西医4500万元,给中医只有500万。

几经努力,科技部又给中医拨款300万,只占总经费的16%。

从科研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失去了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把有限的资金大部分投入到寻找脏腑经络的“实质性研究”中,或者说投入到寻找中药的“有效成分”中。很多年过去了,我们花了很多钱,出了很多“成果”,却还是搞不懂脏腑经络的本质。

很难指导中医临床。另外,很多中医科研号称达到了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却失去了中医本身的特色和优势。很多课题变成了中医研究的伪科学,不是中医研究的真知识。

中医和西医是两大医疗保健体系,各有优势,相辅相成,不能相互替代。中医是中国的原创医学。只有大力在国外铺路,传播中医药方,才能让中医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切不可以西医的“标准”来评判中医的“科学”,这只会导致其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丧失和消亡。

其实中医的国际化早在唐朝就开始了,当时中国从其他国家吸收了医学的精华,比如古印度,把中医传到了日本。到了明朝,中医传到了朝鲜。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中医药已被引进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华学习自然科学的留学生中,学习中医的排在第一位。可惜国内还是有一部分人认为一定要用西方的标准才能让外国人认可中医。

只有这样,才能算是“科学的中医”,实现“中医国际化”。几十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这种做法不仅没有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反而影响了中医药原有的优势。我教留学生20多年了,他们都热衷于学习中医。

是我们呼吁加强中医经典著作学习和中医临床技能培养的有力证明。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各种医学检测设备日益增多,这也使得医学检测费用迅速上升,西药价格日益上涨。因此,无论是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越来越难以支付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

使世界卫生组织“人人健康”的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在疾病的防治上,采取“中西医并重”的方针,有利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无论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角度,

从卫生经济学、预防医学和重大传染病防治的角度来看,中医药无疑是大有可为的。只有按照吴仪同志的观点:“推进继承创新,发挥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发展中医药事业”,才能让13亿人特别是9亿农民的健康受益。

特别建议如下:

一要加强中医药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信中医、用中医”的良好环境。要加强对中医药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培养更多的中医药人才,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不断提高中医药临床诊疗水平。

坚持走“读经典、跟名师、更临床”之路,进行中医教学改革。大力发展留学生教学,积极对外传播中医药文化。

二是要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维护中医药自主知识产权和利益,大力开发生产中医药产品,绝不用评价西医的标准来批中医。中医药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大产业。

这已成为21世纪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主要优势。

    本文地址:https://www.youyaokeyi.com/news/zhongyizixun/21407.html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介绍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并不售卖任何药材药品,如有疾病者请及时就医!

    本栏阅读
    贫血的人想要补血,不要再吃红枣、红糖,吃这4种食物才能补血
    缺铁似乎是许多人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如果身体缺铁那么就很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会让人时常..
    艾灸的铁规,请一定要知晓
    关于艾灸的文章发了很多,但是有些基本的原则,大家在日常中还是会忽略,也还有人不明白,所以..
    医学从嫌弃到被推崇,导师张雪峰功不可没,医学之路会更平坦么?
    当年犹豫再三,给孩子报考了医学专业孩子高考那一年,社会的发展趋势还不明朗,不知道互联网..

    Copyright © 2002-2024 药材供需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9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