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酷暑难耐,暂时摆脱了整天上下班路上的辛苦。在家里空调环境下读刘立宏的《思考中医》,感觉有点凉,引发了一段时间的思考。
这是我第二次读《思考中医》,每读一遍,总会深深感受到作者对中医、中医经典、中医文化的热爱和执着。这份热爱和坚持,源于作者“对中医义不容辞的使命”。作为一名中医,
特别是《内经》专业的中医也肩负着传承和发展中医的使命,所以在阅读时与笔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担忧中医经典理论的教学和研究现状。但是,冷静分析中医经典被边缘化的原因,
我觉得肯定和社会结构,社会价值观,尤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等因素有关。因为知识活动永远离不开它的社会文化语境,所以知识的发生和发展不能只从理论的角度来解释。
从社会文化转型的角度去分析和把握问题,换个角度,或许心态会更平和,思考会更全面。
中医离不开传统文化,正如作者所说:“传统文化虽然分支很多,但中医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医经典正在从中医的中心走向边缘,这与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领域的知识分子从社会生活的中心走向边缘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因为推动这种趋势的大手是普遍的,这就是社会文化的转型。
在中国古代整个知识体系中,人文知识(文学、历史、哲学)一直占据着整个知识体系的中心,被视为“道”。相应地,在知识分子的精英结构中,人文知识分子作为“士”的代名词,在“四民”(士、农、工、商)中居于首位。
几乎垄断了知识精英的宝座,作为政治精英的“后备军”或“兼职者”,接近政治权力的中心。“如果不是好医生,就是好医生。”最好的例子就是把医生和医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这种情况在近代一直到改革开放都有所改变,但并没有根本改变。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者主张文化救国,文革期间,人文领域成为重灾区。
恰恰说明了“人文”的特殊重要性及其与政治权力的特殊密切关系。人文知识和人文知识分子的中心地位,既有社会结构和权力结构的支撑,也有普通人的价值观的支撑。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
此外,中医药在国计民生中的独特疗效,使得中医药的地位长期以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巩固,而中医中强调“理”、尊“道”的中医经典地位也必然会受到高度重视。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向前推进,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日益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现代科技知识与政治权力的关系取代了传统人文知识与信息技术的关系,知识和知识分子的精英结构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社会文化价值观和公共生活理想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生存发展土壤的变化,必然使具有“医文相通”特征的中医地位和中医经典地位经历从中心到边缘的考验。在这种考验下,很多中医界的人感到焦虑和担忧。
刘立宏在《思考中医》一书中说“只允许中医现代化,不允许中医传统化,我想这个中医很快就完了”,“现代人的浮躁心理,现代人的急功近利,他们只喜欢吹嘘东西,他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看到成功。
不愿意静下心来感受一些东西,体会一些东西,是令人担忧的。”这是这种担忧的直接表达。然而,或许我们有理由相信,市场化带来的多元化价值观和多元文化需求,以及人们对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必然会给中医带来新的活力和发展空间。在经历了社会文化转型的考验后,中医和中医经典将以其内在价值和社会需求回归社会地位理性。
阅读《思考中医》看到作者肯定中医内证实验是实验研究方法,质疑现代中医教育,质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等。在认同其中一些观点的同时,我也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对待不同模式、不同观点的态度。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上最复杂、最多元化的社会。不是过去的同质社会,而是高度异质的社会。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用单一的解读角度和标准去解读这个社会。
甚至学术的观点对所有问题做出完美的、包罗万象的、一次性的解释和评价。我认为这个时代中医的发展需要多元不同的解读模式的相互包容和共存,既包容又呼唤异质的探索和解读模式。
允许不同模型和标准之间形成良性的互补和对话关系,在多元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和交流。也许没有人能过分相信他的解释模式或价值标准是绝对正确的,其有效性是无限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刘立宏的《思考中医》表达了一种独特的思考和解读,丰富了中医理论研究的视角,值得关注和肯定。当然,有一件事我也想和刘立宏博士一起鼓励,那就是能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异质的解释和观点。
我们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对话和沟通,实现互补和启迪,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