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曾在多家全国知名连锁药店从事中药材调配工作,发现中药材的斗式(药柜表面药品名称的排列顺序)从来就没有统一过,有的连锁药店每家的斗式都不一样,有时候销售员在跳槽时,对连锁店里的药材名称非常熟悉,但到另一家药店找药材时却手忙脚乱,原因就是斗式不统一。
中药方剂应统一
不论剂量大小、质地如何,中药材都应根据中药方剂的配伍规律和中药的药性来摆放。由于中药方剂多取材于历代传统名方,并根据患者症状加减药物,所以摆放时尽量将方剂中经常使用的药材摆放在一起,方便调配时查找。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用药习惯各有不同,豆腐谱中地方用药习惯可以不同,就如同中药制剂规格不同,但豆腐谱的基本顺序应该统一。笔者建议在大框架内统一,单一大豆腐谱可以是地方用药习惯,各省、各地区应统一。
中药材名称繁多,同药不同名、同药不同名、一药多源等现象十分复杂。
中药品种繁多,历史上中药临床应用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同一地区甚至同一城市不同地区的不同中医师对“辛温派”和“辛凉派”都有自己的见解,代表着用药治病的倾向,但并不存在派系之争,因此药房中中药制剂的摆放顺序也各有不同。
作者建议,应在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和药品标准的原则下,对中药材的排序相对统一。
统一布局和字体
由于地域、用药习惯不同,各个药店销售的中药材规格不完全相同。
中药调剂是中药调剂人员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照医师处方,将中药材(包括散装药材、小包装药材和配方颗粒)调配成处方供患者服用的过程,是中药生产、炮制和临床应用中的重要环节,是中药调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豆铺的排列规则包括排列顺序、字体、柜体的排列等。合理的豆铺排列可以提高调剂质量,减少调剂差错,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同时可以提高调剂人员的调剂速度,减轻工作强度。
现在的药品抽屉都是多隔间的抽屉式柜子,通常采用“横竖”排列方式。
每个大桶分成3个格,一些剂量较大或者重量较轻的药品放在药柜底部,可以分成2个格,每个格存放1件药品。
但笔者发现,不同药店抽屉三个隔间的装药顺序并不相同,一般来说,按照正常人的阅读习惯,外隔间的药品名称写在隔间的上方,中隔间的药品名称写在隔间的左侧,内隔间的药品名称写在隔间的右侧。
但有连锁机构认为,中国古代采用竖版印刷,药盒右侧竖排的药品名称应该放在中间的盒子里,这样又会造成不一致。
另外,碗面上药名的书写布局应遵循传统习惯,即碗面以上药名应横写,碗面左右两侧药名应竖写,药名的字体亦应遵循传统习惯。
药品目录的药品名称字体最好是楷书,隶书为次,这样便于识别。但目前有些药店的药品目录仍然使用行书。笔者认为,中药目录的排版和字体也应该统一。
统一调整程序
中药调剂程序是将调剂过程的各个步骤标准化的过程。
由于历史、地域、学术流派的差异,我国南北各地的中药使用习惯、中药炮制工艺、制剂规格(炮制品)均有差异,对中药用法用量、煎煮方法、用药方法、药物配伍禁忌等各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此外,中药饮片的炮制和付款是中药调剂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差错的环节,因此应尽快统一规范相关规定。
各连锁药店应将包装分类布局、饮片名称用字规范化作为公司统一形象的标志之一,避免门店之间人员调动造成经营障碍。
另外一点,虽然同一省份内中药材零售企业在经营品种、规格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分类管理的基本架构和中药材名称的使用应该基本统一。
最后,笔者个人建议,应该规范国家中药饮片制剂目录,鼓励中药饮片制剂生产企业规范生产,做到每一种药都有不同的名称,不同的制剂(生物药品、生物制药)。
合作沟通:(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