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转帖,纠正了大家提到的一些错误,添加了别名,原植物图片等!觉得好的话可以分享给其他同学,如果想在微信上看以前的,荷药泉微信对话框右上角有一个头像图标,点击可以查看历史留言!文章综合了执业药师教材、中国药典(2015版)、《常用中药真伪鉴别》、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会中药图像数据库等网络资料!以下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
丹参
丹参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相关名称
红根、紫丹参、酒丹参、红参、红根、大红袍、木羊乳、跑马草、蝉蜕草。
图片
来源教材
由于教科书图片中丹参的特征表现不明显,李瞻提供了如下三张图片:
起源
主产于四川、安徽、江苏、陕西、河南、山东等省,主要栽培,以四川栽培品产量最大,俗称“四川丹参”。
采收和加工
春、秋季节挖出,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识别
本品根茎短粗,有时顶端残存茎基。有根数条,长圆柱形,稍弯曲,有的分枝生须状细根,长10-20cm,直径0.3-1cm。表面棕红色或深棕红色,粗糙,有纵皱纹。老根外皮疏松,多为紫棕色,常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脆,断面疏松,有裂隙或稍扁平密生。皮层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棕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
栽培品种较粗壮,直径0.5~1.5厘米,表面红棕色,有纵皱纹,外皮贴附紧密,不易剥落,质地坚实,断面较平坦,微有角质层。
丹参
为厚片亚圆形或椭圆形。外皮棕红色或深棕红色,粗糙,有纵皱纹。切面有裂隙或稍平密,有的有角质。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或紫棕色,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微有臭味,味微苦。
丹参
其形状犹如一片丹参,表面呈红褐色,略有酒香味。
性质和风味
味苦、微寒。入心、肝经。
性能特点
本品味苦能散,微寒能清,入心、肝经。既能活血化瘀,通经止痛,又能清心凉血,除烦消痈。主治血瘀、血热、热扰心神等症。
可治多种症状,亦治热毒所致的疮疡、痈肿、肿痛,古有“一丹参散,四物汤效”之说,实为化瘀活血、凉血清心之品。
影响
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
精彩笔记
vv289 助记符
您可以先阅读底部的故事!
笔记:
1. 我又用电影截图来举例了。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可以无聊,但也有亮点。同时你会发现生活中的例子可以成为一剂良药,可以帮助你记住一些有用的东西。
2.丹心在流传过程中后来被改成了丹参。所以我一想到心,就想到心的功能和血有关,心是神识的主宰,和神志有关。
3、凉血通络,散瘀宁心。
4、凉血调经,活血化瘀,消痈,清心宁神,除烦安神。
5、丹参散和四物汤功效一样,丹参是一剂好药,记住了!
主要症状
(1)月经不调,血瘀闭经,产后血瘀腹痛。
(2)胸痛、心痛、腕腹痛,肿块堆积,肝脾肿大,热肿痛。
(3)发热,高热,心烦,内热,烦躁,斑疹,心悸,失眠。
(4)疼痛肿胀、酸痛。
剂量
内服:煎汤,10-15克;或入丸、散。加酒炒可增强其活血作用。
使用说明
本品有活血调经作用,月经过多者及孕妇慎用。
药理
本品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抗心肌缺血,改善微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脏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降血压,降血脂,抗凝,抗血栓,保肝,抗过敏,调节免疫功能,抗炎,镇静,抗菌等作用。
故事
丹参的根呈紫红色,人们称之为“红心”,这与流传的一个动人故事有关。
据说很久以前,东海的一个渔村里住着一位名叫“阿明”的青年。阿明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因从小在风浪中长大,擅长游泳,人称“小龙”。有一年,阿明的母亲患了妇科病,经常崩漏,请了许多医生,都没能治好,阿明不知所措。这时,有人说东海中有一座无名岛,岛上长着一种开着紫蓝色花朵、根部呈红色的药草,将这种药草的根泡在水中服用,可以治好母亲的病。阿明大喜,决定去无名岛采药。村民们听说后,无不为阿明担心,因为去无名岛的海路不仅暗礁密布,而且风浪汹涌。 凡是想上岛的人,十有八九会死,如同走过“地狱之门”。但病魔不能拖,阿明救母心切,毅然决定上岛采药。
第二天,阿明驾船出海,凭借高超的航海技术和水上能力,绕过暗礁,冲过急流险滩,终于通过了“地狱之门”,成功登陆无名岛。登陆后,他四处寻找那株开着紫蓝色花朵、根部呈红色的药草。每找到一株,他就赶紧把它的根挖出来,不一会儿就挖出了一大捆。回到渔村后,阿明每天按时给母亲喂药,母亲的病很快就好了。
村民们敬佩阿明冒着生命危险采药为母亲治病,认为这药草体现了阿明的忠诚,便将这种根部呈红色的药草命名为“丹心”,后来在流传过程中,根据其谐音,就变成了“丹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