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供需网—全面科普中药知识,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医药资讯  中医资讯 > 中兽医学 || 中药的特性中药性能包括哪些方面

中兽医学 || 中药的特性中药性能包括哪些方面

时间:2024-06-23 05:24:05 作者:小编 阅读:13°C

中兽医的理论基础,自然是中药的性能与疗法。中药的性能,是指其与疗效有关的性味和效能。研究中药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药性理论对中兽医的施行至关重要。四气、五味是中药性能的主要标志,也是论述药性的主要依据。只有精确了解了药物的性味和疗效,才能更好的为中兽医所用。

中兽医学的理论基础自然是中药的药性与治法。中药的药性是指与治疗作用有关的性质、味道和功效。研究中药的药性及其应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药性理论对中兽医学的实施至关重要。

中药之所以能祛除病邪,扶正固本,恢复或重建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性,纠正阴阳失衡的病理现象,是由于不同中药的特性和作用不同,前人称之为药性。中药在治疗疾病时的不同药性与作用,概括起来有四性五味、升降、归经、毒性等,统称为中药的性能,简称药性。《神农本草经·序》云:“药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寒、热、温、凉四性。”就是指中药的药性、药味。

01

四气

药物有寒、凉、温、热四种不同的药性,称为四气,或四性。药物的寒、凉、温、热药性是古人根据药物对人体的反应和对疾病的治疗作用而作出的概括。《神农本草经.序》云:“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即热证用寒凉药,寒证用温热药。这是中兽医常用的方法,也是临床用药的原则。

02

02

中药的性能_中药性能包括哪些方面_中药性能的内容包括

五种口味

中药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称为五味。我国先民在长期的临床用药实践中,发现不同味道的药物对疾病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并总结出五味理论。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将中药五味的功效简要概括为“酸味收敛、苦味坚、甘味缓和、辛味散和、咸味软化”。后世医家又将治病方法进一步发展为“酸味能收敛、苦味能燥泻、甘味能缓和、辛味能散和、咸味能软化”。

具体解释是

(1)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常用于自汗、泄泻等症。如山茱萸、五味子有收敛精汗、敛肠止泻之功,五倍子有敛肠止泻之功。

(2)苦味药有通便、燥湿、滋阴的功效,如大黄有通便作用,适用于热证便秘。湿证又可分为寒湿证和湿热证,寒湿证可用白术等温性苦味药,湿热证可用黄连等寒性苦味药。

(3)甜味具有滋补、和中、缓急的功效。用于治疗虚证的补药,如补气的党参、补血的地黄等,均有甜味。

(4)辛味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的功效,如用于治疗表证的麻黄、薄荷,用于治疗气滞血瘀的木香、红花等,均具有辛味。

(5)咸味具有软坚散结、泻下之功效,常用于热证便秘、痰结病痛、肿块等症。如用于泻下之硫酸钠、软坚散结之昆布、紫菜等,均有咸味。

(6)味淡,有祛湿利水的功效,常用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如茯苓、茯苓等。

(7)收敛药 收敛药的作用与酸味药相似,常用于治疗自汗、腹泻、小便频数、遗精、出血等症状。例如龙骨、牡蛎可以收敛精子,赤赭石可以收敛肠胃、止泻。

药味判定的研究,最初是以药物本身的味道为依据,通过品尝即可知晓。例如黄连、黄柏的苦味,芒硝、食盐的咸味等。后来,随着中药的味道与功效联系起来,其味道也逐渐以功效为依据来判定。五味又可分为阴、阳两大类,即辛、甘、淡属于阳,酸(涩)、苦、咸属于阴。

03

四气与五味的关系

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表现的主要标志,也是讨论药性的主要依据。一般来说,气味相同的药物往往具有相似的功效,不同的气味则具有不同的功效。乌梅性味酸温,具有收敛作用,蛤蜊性味咸温,具有补肾作用,都是辛味。也有药物有几种气味,其功效范围比较广。如当归性味辛、甘、温,能补血、活血、散寒。所以,性味不能孤立地看待。性味既表现出药物的一些性质,也表现出某些药物的共性。只有了解和掌握每一种药物的全部药性,以及性味相同的药物之间有相同但不同药性的特点,才能充分准确地认识和使用药物。 只有准确认识药物的性质、味道和功效,才能让中兽医更好地利用药物。

    本文地址:https://www.youyaokeyi.com/news/zhongyizixun/2024-06-23/39671.html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介绍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并不售卖任何药材药品,如有疾病者请及时就医!

    本栏阅读
    医学从嫌弃到被推崇,导师张雪峰功不可没,医学之路会更平坦么?
    当年犹豫再三,给孩子报考了医学专业孩子高考那一年,社会的发展趋势还不明朗,不知道互联网..
    贫血的人想要补血,不要再吃红枣、红糖,吃这4种食物才能补血
    缺铁似乎是许多人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如果身体缺铁那么就很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会让人时常..
    艾灸的铁规,请一定要知晓
    关于艾灸的文章发了很多,但是有些基本的原则,大家在日常中还是会忽略,也还有人不明白,所以..

    Copyright © 2002-2024 药材供需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9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