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是中医思维最突出的特征,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强调整体和谐的系统自然观在中医中的体现,是中医诊治人类疾病的出发点。中医的整体思维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把人体的五脏六腑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相互映射的有机系统;二是联系地理环境、气候、四季变化等自然因素考虑人体脏腑疾病的诊治。对于医疗保健来说,
这两个方面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第一,人体的脏腑是相互联系的。
中医认为,人体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五官(舌、口、眼、耳、鼻)和九窍(口、眼、双鼻孔、双耳窍、前后阴-肛、泌尿生殖道)组成。
这个系统中的元素极其复杂,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每一个因素都与其他因素相关联,从而形成一个复杂交织的立体网络。
现在仅以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例,做一个简单的说明。中医认为五脏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其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生长的关系:五脏相互依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从中可以看出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
肾生肝;五行之间的相互牵制、制约、抑制可以看做:肝主脾,脾主肾,肾主心,心主肺,肺主肝。
这样,五行元素之间就有了四种基本关系:生我、生我、抗我、抗我(有人说也有“像我”的,所以有五种)。以脾与肺的关系为例,它们属于土与金,土生金。脾有病,就会削弱对肺的禀赋作用。
因此,一些脾胃病和消化不良的患者往往容易患肺病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是,五脏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即“抗我”者可以“抗我”,“耐我”者可以“耐我”。肝抑脾,脾似乎不能抑肝,但肝抑肾,肾抑心,心抑肺,最后肺抑肝。
显然,“互生”也是如此。这就好比人们常说老鼠怕猫,猫怕大象,大象怕老鼠。这就是辩证逻辑的魅力,绝不是西方形式逻辑的公式A > B,B > C可以理解的,所以A > C!
第二,人体的元素可以相互映射。
人体要素的相互反映包括两层含义。一、体表的五官、九窍和身体组织(筋、脉、皮毛、肉)能反映五脏的功能或病变,即“藏于内,象见于外”。第二,很多形体或五官有“类整体”的结构。
它是一个不断缩小的人体。
基于第一种含义,中医可以通过参考人体症状,对患者的五脏进行诊断。比如“心主身体之血”,即心脏的功能很容易通过脉象反映出来。心脏强的话,脉搏会更温柔有力,节奏会均匀;心气不足或心血不足的较少,脉象会更细腻无力。
还有其他的说法,比如“心开始懂舌”,“舌是心的苗”(心是五行之火)。如果内心充满活力和努力,舌面就会红润有光泽,活动就会灵巧。心火盛则舌尖发红或糜烂。再比如“肾生骨髓”、“牙为骨”、“肾生花”之说。
说明肾功能可以通过人体骨骼、背部、毛发等相对外部因素来反映。如果肾气充足,精气充足,精神饱满,骨骼强壮,动作有力。肾虚导致精气流失,骨骼营养不良,往往会导致四肢无力、腰酸背痛、拖脚。此外,
头发稀疏发黄,过早变白或脱落,往往是肾虚的外在表现。
基于第二层含义,中医可以通过针灸和按摩有效治疗人体疾病。人的四肢、手指、脚、脸、耳朵等。实际上是缩小人体。也就是说,很多人体器官都有全息结构。看看人类的耳朵,
就像一个婴儿躺在母亲的子宫里,这个“婴儿”身体的各个部分都与人体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即所谓的“十二经脉通耳”,“耳为祖脉所聚”)。人体脏腑的疾病可以通过针刺相关穴位来治疗,这就是中医的耳穴系统。
同样,人的内脏疾病可以体现在每一个相关的部位,针灸或按摩都可以治愈疾病。以第二掌骨侧为例,从头到脚十二个穴位从上到下依次分布。如果根据相关穴位判断某一点出现疼痛,说明相关脏腑有问题。
反过来说,如果某个脏腑有病,按摩或针灸也能治病。再者,每个穴位还可以细分为更多的穴位,根据体表像原理,针刺体表穴位还可以治疗体内的脏腑疾病,如“心开舌合”,
因此,针灸和按摩“舌尖”有利于治疗心脏病。
第三,人与自然密不可分
中医不仅把人体的各种元素都看作是密切相关的,而且把人和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对应天地”、“天人合一”是对这种养生观的简要概括。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自然条件(气候、地理、植被、温度等)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人类的反应。如果自然条件的变化超出了人体正常生理调节的承受范围,
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被破坏,一些疾病发生。
《内经》说:“夏天,厚重的衣服会打开皮肤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缝隙,所以出汗.天冷了,皮肤会封闭皮肤,湿气就不起作用了。若留于水下膀胱,则溺而气也。”表示春夏气候较暖,人体皮肤松弛,血管扩张。
气血津液多流向体表,容易出汗、小便少;秋冬气候寒冷,人体皮肤致密,血管收缩,所以汗少尿多。《灵枢》说:“各种病的人,大多是明智的,白天平安,晚上好。”.王朝是受欢迎的,有病的,虚弱的,
所以,丹惠;日本和中国的人缘长,长则胜恶,所以安全;晚上人气开始下降,邪气开始增多;半夜人脏了,邪灵单独住在体内,很不好。“可见,中国古代医学非常重视人体节律和病理变化的研究,并将其与自然四季的变化和白昼的变化紧密联系起来。
中医还认为,地域环境的变化是影响人体生命活动的另一个外部因素。由于患者居住的地区不同,同一种疾病往往有不同的诱因,如哮喘。如果患者来自北方,可以考虑他们的气候(寒冷)诱因。例如,如果病人来自南方,
不一定要考虑气候因素,要考虑“虚哮”(过劳)或“热哮”(中毒)等其他可能性。
中医还关注地域病——“水土病”,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总结了东南、西北、华中五个地区的人的一般生理特点和治疗规律,指出东部地区的人,鱼盐之地,都是黑而粗心,其病为痈。
其治宜砭石;西部沙地,其人华而不实,肥而不实,其病生于内,宜以毒治之(指作用较强的药物,如以毒促排泄);我国北方地区是一个僻静的地区,人们在野外吃奶,肮脏和寒冷充满了疾病,它的治疗应该是艾灸和熨烫(一种温暖的治疗);南方阳光明媚,
它的人皮肤又密又红,很多病都是痉挛瘫痪的,所以针灸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中部土地平坦湿润,其民食杂,其病痿弱寒热,宜用按摩气功对其进行治疗。选自:《中国药材GAP网》文本/段落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