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疾病的思想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年。这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预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中医虽有悠久的防病历史,但其理论体系却是潜在的、不明确的。因此,有必要对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内涵以及实施中医治未病的临床治疗意义进行梳理。
一.可行性
1.无病疗法的理论基础早已深深植根于中医理论体系之中。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意思是:“圣贤没有治好病,但是没有治好病。这也叫。老公的病成了药,乱成了治。过一口井,争一个锥,为时不晚!”《灵枢逆顺》的意思是:“工人刺伤了未出生的人;其次,
刺他们的人也是.他们上班就不会生病,不上班就会生病。这也叫。唐代医家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者、欲病者、已病者,并指出要“除未起之病,治未起之病,治未起之病,未病先治。
字里行间都是“养生防病于未然”的观点,想早点生病。建立了“治未病”的思维模式。
《金匮要略》说:“如果你去工作,你就可以在疾病发生之前对其进行治疗.如果看到肝脏的疾病,就知道肝脏还没有扩散到脾脏,要先健脾.上班了,就看不懂肝的病了,只能治肝。”“五脏真的通畅了,人就安宁了。”“人若能谨慎,就不会让邪气干了经脉;经络适中,
如果没有扩散到内脏,就治疗。只有四指能感觉到沉重的停滞,即引导、呼吸、针灸、药膏擦抹,才不会堵塞九窍。“他的治未病、早治未病思想丰富和充实了治未病思想的内涵,构成了中医治未病学科体系的理论框架。
2.防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
“治未病”一词的学术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乃至周朝的各种文献。如云《周易》:“水火,吉吉。君子以思之,防患于未然。”《国语楚语》说:“谁没病?那些很久以前就能摆脱它的人.离它很远,
我仍然害怕它。这是今天的警告。如果你打电话给附近,你会死没有一天。「我们强调及早治疗和预防传播的重要性。
3.临床实践证明,预防性思维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指出:“初萌可存,化脓必亡。”大承气汤“冲下”的目的不是单纯治疗痞燥,而是从整体出发,防止阳气伤阴。又如清代医家叶在治疗《温热论》斑疹中强调。
对于肾水不足,虽病不达下焦,但在方中,甘寒之外又加了咸寒之品。“还是管好无恶不作的地方吧,免得落入耳中。”
4.医学观念的转变
医学模式正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转变。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药源性疾病和医源性疾病的增多,以及新的流行性和感染性疾病的不断出现,中医药的优势更加突出。
随着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费用日益上涨。为了减少巨额的医疗保健费用投入,各国的医疗保健策略逐渐从以疾病为导向转变为以健康为导向,我国也提出了以“治疗疾病”为主向“预防疾病”为主的“远期策略”。
这种养生观念的转变与中医治未病的主导思想密切相关。
5.政策支持:吴仪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充分肯定了“上班防病”的重要性。预防疾病的理论体系和指导中医临床应用的能力也应该是中医发展的重点。
第二,必要性
1.目前,科技发展、环境污染等医学科学在世界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人类的健康损害越来越大。对于SARS、艾滋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预防重于治疗,单纯的修复医学已经非常不适应未来的医学发展。
治疗和保护才是上策。
2.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亚健康人群增多,“想生病”成为普遍的客观事实。以预防为主的医学观念的转变,为中医防病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3.疾病预防所体现的医学学术优势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应是中医药发展的重点。
三、无病疗法的内涵和范畴
预防治疗主要是指提前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传播和复发。预防疾病不是时髦的语言和简单的临床实践。临床应用需要更多的理论指导,建立无病治疗的学科体系,赋予中医无病治疗所体现的医学学术优势。
成为了中医发展的动力。
1.先防病
无病自调,重在养生强身,养生卸病。
调理重在修身。一是调节人体生物钟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按照大自然的生、长、化、收、藏规律,与天地共阴阳,顺应自然变化而不生病,维护人体阳气;二是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与社会发展状态的和谐统一。
按照和谐顺畅的目标,保持人体之气,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的变化而不生病。
因病预防,重在针对性预防。
第一,疫苗接种,始于中国明朝预防天花,是世界医学免疫法的先驱,奠定了因病防病的思想基础,拓展了中医防病的方法。这样,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流行,都是任重而道远的。
二是消除环境疾病隐患。三是预防衰老疾病。生物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身体的衰老容易引起老年病。特别是老年病的病因与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预防其引起的因素尤为重要。
2.防止现有疾病的变化
早期治疗(亚健康、亚临床调理)是为了防止病情恶化;
(2)在疾病发展之前预防疾病(临床并发症);
病后停药(临床后遗症);
预防疾病复发(临床发作性疾病)。
随着健康新概念的提出,疾病的预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并将成为本世纪最有前途的领域。中医治未病思想已显示出学术优势,关键在于建立中医治未病学科体系,并在理论发展中升华。
甚至在中医医师培养的教学过程中,也成为中医发展的重点。(重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洪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