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协主席,卫生部副部长,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卫生厅厅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俞,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何等领导、嘉宾、校友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万余名师生欢聚一堂。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前身广州中医学院成立于1956年。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院校之一,其基础是成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
今天的广州中医药大学,面貌焕然一新,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在中医药院校中名列前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恢弘大气。
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形成了“一校两区”的新格局。新建的广州大学城主校区总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1050亩),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分别是原三元里校区的3倍和2倍。
学校本部仪器设备总价值3.1亿余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实验室体系和稳步发展的教学实习基地网络。
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3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65人,副高级职称553人。拥有两名双聘院士和一批以邓铁涛、刘世昌、欧明、王建华等终身教授为代表的著名医学家和科学家。
拥有世界卫生组织亚太特别研究顾问、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估组成员、教育部委员等一大批知名专家。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目前有15个二级学院,开设16个本科专业,横跨医、理、工、管、经、文、教7个学科,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学校;建立了由本科、硕士、博士教育层次组成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有中医、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三个一级学科,三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养了5万多名中医药高级人才。
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进修生和研究生来我校学习。
科研成果丰硕。国家和广东省共同实施的“211工程”建设项目以“优”的成绩通过整体验收。目前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7个部(局)级重点学科。
8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成了科技部、教育部6个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基地;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12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9项。
在复方青蒿素抗疟药、中药干预SRAS、脾胃学说、骨与关节疾病防治、艾滋病防治、南药资源开发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理论学说。“十五”期间科研经费超过2.1亿元。
邓铁涛教授受聘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李国桥教授领导的青蒿素抗疟药研究团队始终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医疗服务是最好的。目前有附属医院4家,非附属医院8家,联合附属医院1家。教学医院覆盖了广东省绝大多数大中型中医医院和周边省份的部分中医医院。附属医院形成了以11个国家重点专科为龙头的专科疾病技术群。
产学研结合成效显著。建立了GAP、GLP、GCP等国家研发平台,在全国建立了高水平、完整的现代中药研发体系。建立了16个广东省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
近年来,我们与企业共同开发了30多种产品。
对外合作与交流日益扩大。学校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出国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留学生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生比例逐年上升,已成为辐射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学术和教育中心。
近年来,注重突出岭南地域文化优势,牵头召开了广台港澳中医药信息交流会和泛珠三角区域中医药院校合作发展联席会议。建立了“广东中医药博物馆”等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基地。(中国中医药报记者马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