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供需网—全面科普中药知识,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医药资讯  中药资讯 > 常见的脉象?肝胆病痛症痰饮常见的脉象

常见的脉象?肝胆病痛症痰饮常见的脉象

时间:2024-10-30 16:31:05 作者: 阅读:18°C

学习中医要克服的事情很多,各方面都要掌握。在此试着说一下简单的诊脉。准确地说叫“诊脉”,属于“诊察”。清朝江筆華《诊脉歌》:「患者両腕、高骨、定定、寸脈量虎口、尺脈準腕彎曲、左寸心

学习中医要克服的东西很多,各方面都要掌握。这里我尝试讲一下简单的脉诊。准确的说,叫“脉诊”,属于“诊断检查”。

清姜碧华《诊脉歌》 :“患者左腕,骨高,顶顶,虎口测寸脉,腕弯尺脉准,左寸心包,左寸心包,左寸胆,左尺偏,膀胱肾实,肺在右寸胸,胃与脾右关,肺在右寸胸,胃与脾属

脉位实际上有三种:随诊、三分诊、寸口诊。村口诊所虽然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但它实际上与前代医家不同。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有左寸心;右肺征;左寸征为肝、胆;正象为脾胃;左寸为肾、小腹;肾脏和腹部的正确标志。

“三分九相”的诊断,头、手、足,各有天、人、地三相,相当麻烦,现实中很少采用。

三分诊,即颈向人,上肢在口,足背呈三阳经之形,分胃气、十二经气。有时去太溪看病,就是为了等肾气。

最常见的寸口检查要求患者坐位或卧位,手臂伸直置于与心脏基本同一水平,手掌朝上,前臂平放,血流畅通。

成人脉搏的诊断与儿童脉搏的诊断不同。小儿诊脉亦略。

三指定位成人脉搏,先用中指按压高骨处的桡动脉(桡骨茎突)使其闭合,继续用食指确定闭合前的长度(离心端),用无名指确定闭合后的长度(近端)。

脉搏正常,无波动。不大不小,不强不弱,不快不慢,平缓,节律有规律,又称平脉或缓脉。脉搏清晰可数,一口气四次(相当于五次72至80次),节律、强度一致。

脉象异常情况一一简单介绍:

1、浮动脉冲

脉冲出现的位置较浅。如果轻轻地用力按压,反应会稍微减弱。这主要是外在感觉的表现。浮紧者为寒,浮数者为热,浮而强者为虚,浮而弱者为虚。但也可能出现身体虚弱或阴弱阳不稳,阳浮无力,脉无力等慢性疾病。常见于感冒、感冒等传染病的早期阶段。

2、神麦

脉搏发生的地方很深。还需要再按一下。此脉主内证。深金表示内实,深虚表示内虚。申慢是指内寒。肾俞就是内热的意思。涩重则气滞血瘀。常见于水肿、腹痛、慢性疾病及各种衰弱等情况。疾病。

3、符脉

它必须比下沉脉冲发生的区域更深,并且必须比按时按下下沉脉冲更重。多为邪气内阻、剧痛、昏厥等证。

4. 脉搏飙升

脉缓,一口气少于四脉,主要是寒证。脉缓而有力,属寒蕴证(阳虚阴盛)。脉缓弱,属虚寒证,见于心气虚等证。

5. 计数脉搏

脉肩频率高,一口气6~多。气虚证以热证为主,浮数表热,沉数热,泛数实热,行数虚热,弦数肝火旺,少数倦怠。

6、病脉

一口气七八次,多是阳气极盛,阴气耗尽,或元气即将丧失的严重症状。

7. 花麦

脉象滚珠,多因邪气过盛,痰食内滞所致。正常人气血充沛时,有时可见此脉。这种脉搏在怀孕期间的女性中更为常见。病脉多见于痰饮、食滞、血瘀、实热,如各种炎症、消化不良、闭经、恶性肿瘤等。等待。

8、脉涩

脉涩涩,有刮擦感。多因精虚、血少、气滞、血瘀所致。常见于贫血、失血、产后、血瘀等病症。

9.鲜麦

脉直而长,如按弓弦,有力而有弹力,脉甚硬。主要用于气滞、肝胆病证及疼痛证。常见于外感少阳证、肝病、胆道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各种疼痛性疾病。

10.脉搏紧

脉搏跳动有力,有绞缩感。主要指寒证、痛证、土食证。见于外感风寒、剧烈疼痛等。

11.脉搏缓慢

一息四次,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这是胃气正常的脉象,见于健康人。病脉见于湿重或病后痊愈。

12. 洪麦

脉搏来时明显,去时则有衰弱感。脉冲波形宽且波动大。主要是热证、阳盛热证。常见于高烧患者。

13. 大麦

脉形宽大,波动较大,但没有升降的感觉,多是病情进展的征兆。

14. 细静脉

脉象如丝,脉形窄,波动小。主虚证。常见于疲劳、乏力、慢性病患者。

15.小脉冲

主病同脉细。

16、行脉

脉搏快速且间隔不规则。多因阳盛热盛,或气、血、痰、食滞所致。见于气血瘀滞、肿痛及各种实热证候。细、快、微弱的脉搏往往是虚脱的征兆。

17.脉结

脉搏缓慢且不规则。是阴寒蕴结或气血瘀滞,见于气滞血瘀、痰食积聚、证积、疝痛等。无结无力,是气血两虚的表现。见于因疲劳、长期患病和各类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

18.代麦

脉冲具有规则的间隔。脉搏跳动到一定次数后停止一次。停顿时间较长,是脏腑衰退的表现。可见于二联律、三联律等心律失常。

事实上,临床上最常见的脉象是复合脉象,即同时存在一种以上的脉象,如浮紧、浮、沉缓、沉细等。其临床意义一般是形成合脉。各单脉主要疾病总和,

例如,脉浮紧与虚寒证相关;脉浮紧与虚寒证相关。脉浮数与表热证有关。脉沉缓,与内寒证有关。脉沉细与内虚热证等有关。

诊断脉象时,检查者必须首先熟悉正常脉象,然后才能进一步识别异常脉象。而且,诊断疾病时,不仅要查明疾病的病因、部位、病机,还要了解患者正气盛衰,以判断疾病的预后。

脉诊不能作为辨证的独立依据。一般来说,至少要配合舌诊。脉诊的学习要靠实践。因此,在学习中医的初期,尤其是没有条件练习脉诊的情况下,脉诊并不是学习中医的第一要务。

    本文地址:https://www.youyaokeyi.com/news/zhongyaozixun/43870.html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介绍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并不售卖任何药材药品,如有疾病者请及时就医!

    本栏阅读
    如何鉴别中药好坏?3种攻略在此!全家受用
    中药房里藏着许多生活智慧,例如在夜市、餐厅里常吃的药膳,在咖啡厅里喝的茶饮,甚至放在枕..
    医生的高考记忆!报考了医学院校不曾后悔过
    阅读提要:据教育部统计,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342万人。中国教育在线掌上高考统计..
    这10个“食疗养生秘诀”,正在悄悄偷走健康,很多人都被蒙在鼓里
    现代社会,很多人越来越重视健康,网络上各种食疗养生话题因此非常受欢迎,各种食疗“养生秘..

    Copyright © 2002-2024 药材供需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9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