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供需网—全面科普中药知识,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医药资讯  中药资讯 > 50种中药材真伪鉴别攻略

50种中药材真伪鉴别攻略

时间:2025-02-26 05:56:46 作者:小茜 阅读:344°C

理、法、方、药运用得再好,最终归结到药物和疗效。不少病人对我说,医生啊,你号脉很准,病情分析得也很透彻,为啥服药效果不明显呢?买中药不要单问价,就都是真货,还分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50种中药材真伪鉴别攻略的问题,以及和50种中药材真伪鉴别攻略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理、法、方、药运用得再好,最终归结到药物和疗效。不少病人对我说,医生啊,你号脉很准,病情分析得也很透彻,为啥服药效果不明显呢?

买中药不要单问价,就都是真货,还分三六九等,药效也不一样。产地等级加工采收干湿杂质都是影响价格因素,价差差一半以上都有可能!不图便宜不一定买上真的,但图便宜很可能买的是假的。

1、通草掺假者多,能买纯的很罕见,纯品价格70元每公斤左右。掺假多用明矾、加重粉(硫酸镁),参假的通草质地发硬,味道有的涩、有的无味,最近掺假的将通草切成小段或碎段,掺在正品中卖。

2、制首乌:切成小方块的,多为红薯切成丁后,加工而成,鉴别:口嚼时有焦糖味,此为红薯干。 圆片型的,掺假者用大黄加黑豆煮后晒干而成。最稳妥的办法是,进生首乌,自己用黑豆汁小火煮2-3小时,太阳下晒干(天气好时一两天就干了),效果比假的好很多了。

3、白附片:掺假者用红薯或土豆加工成形状相似的片形,晒干熏漂而成。鉴别:一看,假的药材周边有明显的刀切及加工的痕迹。二尝,假的白附片无麻口味。

4、羌活:掺假者用东北产的马尾独活,切片加工而成。鉴别:菊花心,油性足为真品。防假最佳办法:进原药材(没有切片的羌活),用时随手用剪刀剪一下就可以了。

5、当归:切片的当归,容易掺独活片。凡片形大,色白,味甘者多为独活。防假绝招:进未切片的当归个,使用时分头、身、尾,效果好。

6、延胡索:延胡索个掺假少,掺的多是大小差不多的砂石。延胡索片药材,掺假很多,多为山药种子切成两半后,加工后掺入,最害人了。 防假办法:只进延胡索个子,大小均一,无砂石即可,用时用打粉机打成粗粉。

7、海金沙:掺假者将建房用的红砖打成细粉掺入,很痛心啊,患者本来要治疗结石,结果服用的是细砂粉。

8、白芨:切片白芨大多掺假,质地疏松的,为发芽长苗后剩下的母体,药力达不到。鉴别:口嚼后有无粘牙感。真的非常粘牙,假的不粘。进货最好进白芨个子,不容易造假,价格偏贵。但物有所值。

9、半夏:黄柏煎水煮元胡,最后用矾制。

10、沉香:假的太多,进价30-50元每公斤,医药公司卖出400-500元。很气愤。假的用枯木喷上沉香油加工而成。

11、茯苓:造假者用米粉加工后切片而成,鉴别:用开水煮,很快呈糊汤者为假货。真茯苓很难煎透。

12、菟丝子:掺假者用苏子代替菟丝子。鉴别:用放大镜观察,每粒菟丝子上均有肚脐状的凹陷,假的没有。 用水煮,可以观察到菟丝子吐丝发粘。

13、五味子:造假者将未成熟的野生葡萄(产量很大),晒干后染色而成,充北五味子。

14、威灵仙:目前市面上8成都是假货,真的铁骨铮铮,假的根系发软。

鉴别:找到真的根头部,仔细观察,再看混杂的细段,就知道假的含有多少了。

15、柴胡:掺假手段太多,其中我见过的有:掺柴胡的茎(含量较低);掺泥土(柴胡有水洗时可以洗出大量泥沙);掺向日葵的根(切成细段掺入)。

16、龙骨:市面上出售的龙骨基本都是假的,真的很少。造假者用石灰加矿物粉制成骨头模型,煅烧成型后,打碎,充龙骨卖。坑医生不浅。建议:要想看好病人的疾病,要想成名医,就花钱进真货,进生龙骨(化石)。

17、龙齿:假货有多少,安徽亳州人最清楚了,基本都是假的。真的市场价130-150元左右每公斤。

18、桃仁:细心观察,你用的有一半是假的,有的全是假的。掺假者用杏仁当桃仁(杏仁价格14左右,桃仁35左右)。两者的鉴别要点:杏仁一头大一头小,形如心,桃仁两头相差不大(向对于桃仁而言),我简称“二愣子”。

19、川牛膝:大多用牛胖根掺入。

20、鹿角霜:有的用假龙骨敲碎后当鹿角霜出售。

21、猪苓:大多加的有加重粉。

22、龙胆草:掺假者用牛膝须切成段加入。看到这里,你可以尝尝你的四大苦药之一龙胆草,你会发现,他居然是甜的!!!滑稽不?有效不?恨人不?

23、砂仁:好的砂仁为阳春砂,掺假者将其他劣质的砂仁掺入。鉴别:阳春砂呈圆球形,长条形的含量很低,达不到效果。

24、乌梅:纯真货很少,价格28元左右。掺假者用野生的桃,通过醋泡后晒干掺入。看到这想想你开的“乌梅丸”为啥效果不好了吧!!

25、全虫:掺盐,一公斤全虫,掺了400克-500克盐,你说效果会好吗?

26、穿山甲:俗称甲珠,掺盐或加重粉。本人做过实验,将200克甲珠水泡洗后晒干,只剩下110克了,也就是说掺了45%的盐和加重粉。看你敢不敢给哺乳期妇女吃!!

27、皂角刺:俗称天丁,市场上很多用野蔷薇的茎切成段(上面有短刺,黄亮色),长疮的患者你开100克也没用!!

28、吴茱萸:假的为一种形相似的植物种子外壳,具体是啥我也不清楚,只知道嚼在口中没有味道。曾在某家三甲医院,老中医开吴茱萸汤,吴茱萸从15克用到50克,患者病情依旧!!老爷子还以为自己辩证错误了!!

29、海马:海马肚子里究竟装了多少东西,只有造假的知道了。

30、黄芩:将野外的树根(细的)切成段,染色后充野生黄芩。鉴别:真黄芩用水揉搓后,其色不退,假的揉搓时水变成淡黄色,最后药材发白,成树棍。

31、熟地:看到这,你只需要将你的熟地放在口中嚼嚼,你就知道它含有多少泥砂了。

32、枳实:目前市面上90%都是青皮,枳实白术散的疗效,大打折扣了。

33、仙茅:大多用细白芍,加水闷黑后,加工而成。

34、川牛膝:掺假太多,常见的用牛蒡跟掺假,想要买到正品,很罕见。

35、海马:海马肚子里究竟装了多少东西,只有造假的知道了。

36、黄芩:将野外的树根(细的)切成段,染色后充野生黄芩。

鉴别:真黄芩用水揉搓后,其色不退,假的揉搓时水变成淡黄色,最后药材发白,成树棍。

37、熟地:看到这,你只需要将你的熟地放在口中嚼嚼,你就知道它含有多少泥砂了。

38、生地:同上。

39、地龙:放到地上用木板敲敲,然后再称,你就知道它含有多少蚯蚓泥!!

40、酸枣仁,我地售价58元/公斤,可是掺有40%以上的枣仁壳,并染色。每次开20克枣仁最多能取得12克以下的效果,有时都不知道到底该用多少才合适。

酸枣仁分进口和国产的,两者外形相似,进口的35—42元左右;国产的70左右。大多将进口的掺入国产的出售。楼上的肯定是进口的,加上掺外壳,最多也就35元左右。

41、蒲公英:别看进价只有几块钱,但八成都是假的!!

造假者将油麦菜切成段,混入正品种出售。凡切成段的均掺有假的!!

防假措施:只购买未切碎的蒲公英。

42、羚羊角:造假者用塑料铸成正品样式,外观与正品无异。(新疆人在全国摆地摊,均用此假货)

鉴别:火烧后冒黑烟,释放较浓的塑料味!!

43、鹿茸:新疆人将正品鹿茸拔掉表面的皮革层,然后将经染料染色过的砂石及木头粉配上粘合剂,塞入鹿茸皮套中,阴干后充当血鹿茸出售。

鉴别:看看正品的血鹿茸片,再看看他们的假鹿茸,很容鉴别。

44、虫草:僵蚕加上地瓜秧苗,就成了虫草。还有用土豆泥压模而成等等,太多了!!

45、紫河车:八成都加有加重粉(硫酸镁)。

46、赤芍:能买到京赤芍不容易,大多用白芍染色后充当赤芍。

也有的将生地榆掺入赤芍中出售,想到这,你就该想到为什么你开“桂枝茯苓丸”效果不大。

47、射干:目前市面上正品射干价位在40元左右,凡30元以下的均属假货。掺假者将姜黄切成小薄片掺入。“射干麻黄汤”用这种货肯定是无效的。

48、三七:血塞通厂家提取三七皂甙后的药渣,经过药商晒干,就成了冒牌三七了,质地较碎,断面呈白色,含量达不到,效果自然差很远了。

49、炒白术:市场上以染色居多,真正麸炒出来的少之又少。

真正炒出来的,断面黄棕色,而染色的断面不显黄色。最好买生白术来自己炒。

白术用土炒或麸炒都可以,但白术因含水量高,炒后焦黄色,断面焦黄。一般一公斤只能炒到0.7左右。药商为了防止炒后减重量,炒得很浅,用焦糖染色,表面焦黄色,断面白色,疗效很差。

50、红花

(1)造假者用木头制成木纤维后染成红色,掺入红花中出售。鉴别:用手抓药材,质地扎手,有很多碎末者,为掺假!

(2)造假者将红花用红糖水浸泡后晒干出售。鉴别:此类红花容易吸潮,抓药时有粘手的感觉。

好了,关于50种中药材真伪鉴别攻略和50种中药材真伪鉴别攻略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文地址:https://www.youyaokeyi.com/news/zhongyaozixun/38967.html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介绍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并不售卖任何药材药品,如有疾病者请及时就医!

    本栏阅读
    如何鉴别中药好坏?3种攻略在此!全家受用
    中药房里藏着许多生活智慧,例如在夜市、餐厅里常吃的药膳,在咖啡厅里喝的茶饮,甚至放在枕..
    医生的高考记忆!报考了医学院校不曾后悔过
    阅读提要:据教育部统计,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342万人。中国教育在线掌上高考统计..
    这10个“食疗养生秘诀”,正在悄悄偷走健康,很多人都被蒙在鼓里
    现代社会,很多人越来越重视健康,网络上各种食疗养生话题因此非常受欢迎,各种食疗“养生秘..

    Copyright © 2002-2024 药材供需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9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3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