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供需网—全面科普中药知识,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医药资讯  中药资讯 > 30年间,全球高血压患者数量翻了一番!高血压常见症状及中西医实用

30年间,全球高血压患者数量翻了一番!高血压常见症状及中西医实用

时间:2025-02-23 05:56:50 作者:晓雯 阅读:333°C

最新数据显示,18岁以上的居民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患者存在高血压,可见,高血压在我国的防治形势非常严峻,10月8日又是“全国高血压日”,所以今天和大家顺势聊聊高血……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30年间,全球高血压患者数量翻了一番!高血压常见症状及中西医实用,以及30年间,全球高血压患者数量翻了一番!高血压常见症状及中西医实用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根据最新数据,18岁以上的居民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患有高血压。可以看出,我国高血压防治的形势非常严峻,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高血压。

众所周知,高血压和高血压不是一回事。

首先,他们的概念不同。高血压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疾病,占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但高血压不是一种疾病,只是一种症状。

此外,甲亢、急慢性肾炎等疾病都可能引起血压升高。这种继发于上述疾病的高血压,俗称继发性高血压。

此外,他们的治疗方法也不同。针对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只有稳定血压,才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对于继发性高血压,不仅要使用降压药,还要先治疗原发病,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发展。

总之,高血压和高血压都与血压升高有关,但在治疗中,需要搞清楚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还是高血压引起的。

自测:高血压的六种常见症状。看看你有没有。

近日《柳叶刀》发布了全球高血压流行趋势综合分析报告。报告中的数据显示,短短30年间,30-79岁的成年高血压患者从6.5亿增加到12.8亿。

但是其中有将近一半的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

一个原因是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有的患者甚至没有什么感觉。但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可能会有以下症状:

1.头晕头痛;

2、胸闷、心悸;

3.头痛后,项部疼痛或不适,颞部或枕部有搏动感;

4.血压急剧升高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剧烈头痛甚至晕厥等症状;

5.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耳鸣、愤怒或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丧失;

6、脑血管意外、脑动脉硬化、冠心病、肾动脉硬化等主要损害脑、心、肾等器官的并发症逐渐出现。

如果或多或少出现以上症状,大家要及时就医。世卫组织建议,被诊断为高血压且收缩压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的个体应接受药物治疗。世卫组织还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

收缩压为130~139毫米汞柱。

药物治疗:可用于高血压初始治疗的3种药物。

世卫组织还建议,如果高血压成年人需要药物治疗,有三种降压药可供患者选择进行初步治疗。

第一类,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类,噻嗪类和噻嗪类利尿剂;

第三类,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药物治疗:高血压常用中成药

1.杞菊地黄丸

适用于肾阴虚高血压患者,如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模糊等,可滋补肾阴、清肝热。

2.龙胆泻肝丸

适用于病程短、年龄较轻、小便短赤、头胀、头热、头痛等肝经实热的高血压患者,能起到清肝泻火、泻湿热的作用。

3.当归龙回丸

适用于体质偏强的高血压患者,如便秘、面红目赤、头痛剧烈,甚至抽搐呕吐等,能起到导滞、清肝泻火的作用。

4.清脑降压片

适用于肝火亢盛、肝阴虚引起的高血压患者,如失眠易怒、头晕耳鸣耳聋等,具有潜阳降压、滋阴清肝的作用。

5、大脑李青

适用于气血上升引起的脑肿胀、头痛头晕的高血压患者,能起到降气平肝的作用。

用药:高血压常见症状的常用西药。

西药非洛地平,常用于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石慧达常用于头晕。硝苯地平常用于呕吐,硝苯地平缓释片用于恶心。尼戈林片常用于耳鸣,地西泮用于失眠,依那普利用于疲劳。

关于30年间,全球高血压患者数量翻了一番!高血压常见症状及中西医实用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s://www.youyaokeyi.com/news/zhongyaozixun/38588.html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介绍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并不售卖任何药材药品,如有疾病者请及时就医!

    本栏阅读
    如何鉴别中药好坏?3种攻略在此!全家受用
    中药房里藏着许多生活智慧,例如在夜市、餐厅里常吃的药膳,在咖啡厅里喝的茶饮,甚至放在枕..
    医生的高考记忆!报考了医学院校不曾后悔过
    阅读提要:据教育部统计,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342万人。中国教育在线掌上高考统计..
    这10个“食疗养生秘诀”,正在悄悄偷走健康,很多人都被蒙在鼓里
    现代社会,很多人越来越重视健康,网络上各种食疗养生话题因此非常受欢迎,各种食疗“养生秘..

    Copyright © 2002-2024 药材供需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9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