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燕于南京东南大学附属医院
习惯性用药、指名道姓开处方、经常疑病是老年时期常见的三个看病习惯。
习惯1:只开药不检查
案例:
“医生,给我打两周硝苯地平!”
"我先给你量一下血压。"
“没有,我在家天天吃,只是血压有点高。这个药我吃了好几年了。”
点评:这类习惯服药的患者占门诊的30%左右,且多为老年慢性病患者。他们以为久病不愈就成了医生,每次去医院也只是例行开药。
病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患者。有可能上个月医生开的药这个月需要调整,所以不要懒得做相关检查,习惯吃药,不利于医生对病情的掌握和对病情的控制。
习惯二:点名要“良药”
案例:
“给我来点XX。据说这种药很好。我看广告说对治疗慢性胃炎有好处。”
点评:这类患者多为老年患者,有文化,懂一点医学知识。有时他们甚至把药品广告中的适应症都贴在自己身上,千方百计要求医生用“好药”、“贵药”、“新药”。
对于慢性病,治疗不能太急。最忌讳的药一个疗程还没用完,就要求医生换药。患者可以向医生询问自己是否适合某种药物,得到医生允许后才能服用。千万不要自己吃药。
习惯三:总是怀疑自己有病。
案例:
“我最近胸口很紧。我的心脏有问题吗?”
“检查结果没发现问题!”
“你再帮我查一下,肯定不清楚。”
点评:与一些不看病的老年患者相反,这些患者经常去医院,占内科门诊患者的10%左右。他们更注重收集信息。他们常常因为觉得某个部位不正常,而觉得自己得了很严重的疾病。他们经常对检查结果不满意,经常去医院。然而,经过检查,
一般没有器质性病变。
这种情况属于疑病倾向,患者可能存在心理问题,不妨去看心理医生,这样对症治疗才能有效。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戳了我的小心肝!我以前也经常犯这些毛病,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有些羞愧… 要改改改!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医生说感冒药不能随便吃,可是家里人总是让我买各种各样的!我就纳闷了,不是都治感冒吗?怎么药说明上有那么多区别和用量调节?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以为看病的时候应该像电视剧里那样,开完证明就能回家啊!没想到还要查很多材料,还得认真听医生交代的嘱咐,真的太复杂了。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作者说的挺对的……我也经常觉得头疼就吃两颗退烧药,后来发现其实有很多其他方法可以缓解头痛,比如休息、喝热水等等。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里提到的这些错误习惯都很常见啊!我身边的人几乎都有在犯这些类型的毛病,希望这篇博文能够让更多人意识到这个问题。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三点我都犯过瘾!尤其对看病流程不太熟悉的时候,容易乱了步骤,现在知道了要改改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些话说得蛮好的,比如“不要把症状和疾病等同,也不要自己诊断”,确实有时候会因为听别人说或网上查到的信息而误解病情,那真的不保险。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医生的建议还是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制定,不能千篇一律!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感觉这篇文章里有一些观点过于绝对,比如“不相信网络上的症状描述”,其实很多时候网上一搜确实能找到一些比较细致的病情解释,可以帮我们快速了解一下基本的症状。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看病这件事还是应该尊重医生的专业意见,不要盲目地寻求“偏方”或者自行更改治疗方案。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方法很多人都知道吧?这篇文章其实没有太大的新意,我感觉更多的是提醒大家认真阅读说明单和遵医嘱。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病的习惯确实很多时候比较随意,需要培养一种更科学、更理性对疾病的态度。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经常犯这些错误!特别是自己诊断,然后乱吃药的情况,真后悔啊。希望以后能改掉这个坏习惯。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也挺认同这篇文章里面的观点,很多时候看病需要用心思考和认真对待,而不是随便找个解决方法就过去了。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觉得文章写的有点啰嗦,重點應該強調的是如何更好地看醫生,而不是把一些老套的知识点堆砌在一起。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总结来说,还是要遵医嘱最重要,不盲目相信网络信息,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才能保证健康!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感觉这篇文章比较适合那些对看病流程不太熟悉的群体,但是对于经验丰富的人来说可能就不那么有意义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以后觉得医生真的好累啊,那么多患者都会搞混病情和症状,他们还需花更多时间解释和安抚病人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