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供需网—全面科普中药知识,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中医病理  外科疾病诊断 > 厥阴病乌梅丸证

厥阴病乌梅丸证

时间:2023-12-28 02:43:15 作者:久久 阅读:490°C

《伤寒论》原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伤寒论》原文中提到:“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经过润色和改写后,这段文章片段可以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原文中提到的“脏厥”和“蛔厥”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指由于脏腑阳气不足而导致的厥冷,后者则是指由于蛔虫阻塞肠道而引起的厥痛。另外,“蛔上入膈”指的是蛔虫上扰到膈肌,引起烦扰不安。而“乌梅丸”则是一种中药,具有温阳祛寒、涩肠止泻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蛔厥和久利等症状。

【乌梅丸方】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一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去皮炮,蜀椒四两炒出汗,人参六两,黄柏六两,桂枝六两去皮。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厥阴一篇,病理深邃,最难疏解。注家以经文中有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之语,遂以经解经,于四肢之厥逆,即以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解之,而未有深究其不相顺接之故,何独在厥阴一经者。盖肝主疏泄,原为风木之脏,于时应春,实为发生之始。肝膈之下垂者,又与气海相连,故能宣通先天之元气,以敷布于周身,而周身之气化,遂无处不流通也。至肝为外感所侵,其疏泄之力顿失,致脏腑中之气化不能传达于外,是以内虽蕴有实热,而四肢反逆冷,此所谓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也。至于病多呕吐者,亦因其疏泄之力外无所泻,遂至蓄极而上冲胃口,此多呕吐之所以然也。又胃为肝冲激不已,土为木伤,中气易漓,是以间有除中之病。除中者,脾胃之气已伤尽,而危在目前也。至于下利亦未必皆因藏寒,其因伏气化热窜入肝经,遏抑肝气太过,能激动其疏泄之力上冲,亦可激动其疏泄之力下注以成下利,然所利者必觉热而不觉凉也。试举一治验之案以明之。

辽宁刘××,居于天津,年已近四旬,于孟秋得了吐泻证,持续了六日,每天都会呕吐二十多次,病情危急且不断恶化。后来去就医,他的脉象微细,重按后像弦一样长,四肢也变得非常冷,周身肌肤也像凉水一样,心中感到非常发热,所下的腹泻也感觉发热,医生诊断为厥阴温病,即《伤寒论》中所说的厥阴伤寒。 然而,刘××的病情更加严重,无论服用任何药物,都难以入口,令医生束手无策。于是问他:“既然心中如此发热,为何不想吃些冰的东西?”,他回答说想吃,只是家中的人不让他吃。 我表示,这种病情已经非常危急,再拖延下去,即使仙丹也难以挽回。于是他让我买了一些冰淇淋,并掺入生石膏细末两许服用,病情的症状得到了缓解,可以吃些稀粥,下利也减少了很多。 隔了一天,我再次去看他,他的四肢已经不再发凉,身体也微有温暖,但心中仍然感到发热,有时还伴随着呕吐。我让他再次服用生石膏细末一两,并掺入西瓜服用,呕吐从此停止了。 隔了一天,我再次去看他,他的脉搏仍然有些热,心中虽然不再像从前那么热,但还是想吃凉东西。我让他开了白虎加人参汤,方中生石膏用两两,野台参三钱,用生杭芍六钱代替知母,生山药六钱代替粳米,甘草则多用到了四钱,还加滑石六钱。 我如此加减替代,实际上是为了清热和止利。我把汤药分成两份,让他分两次温饮下,病情最终完全治愈。 在厥阴温病方面,像刘××这样的病情,如果在冬天遇到实热患者,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治疗方法。因为厥阴一经,属于木属性,其性本温,但

    本文地址:https://www.youyaokeyi.com/article/32857.html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介绍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并不售卖任何药材药品,如有疾病者请及时就医!

    本栏阅读

    Copyright © 2002-2024 药材供需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9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