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供需网—全面科普中药知识,传承中华经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中医病理  外科疾病诊断 > 少阴证的中医温病

少阴证的中医温病

时间:2023-12-28 02:42:02 作者:药材童子 阅读:215°C

【病人基本资料】刘××,二十五岁,于季春得温病。【病因】自正二月间,心中恒觉发热,懒于饮食,喜坐房阴乘凉,薄受外感,遂成温病。【证候】初得病时,延近处医者延医,阅七八日病势益剧,精神昏愦,闭目蜷卧,似睡非睡,懒于言语,咽喉微疼,口唇干裂,舌

【病人基本资料】

刘××,二十五岁,于季春得温病。

【病因】

自正二月间,心中恒觉发热,懒于饮食,喜坐房阴乘凉,薄受外感,遂成温病。

【证候】

当初患病时,医生们纷纷前来探望,但经过七八天的治疗后,病情却越来越严重。患者变得精神萎靡,闭目蜷卧,像是睡非睡,懒于言语。咽喉有些疼痛,口唇干裂,舌干而缩,薄薄的黄苔似乎要变成黑色。患者不停地喝水,口渴难耐。饮食也懒得动弹,只有一点点米汤能够让他感到舒适。他自言体内炎热干燥,全身酸软无力,抚摸肌肤也不发热,体温仅为37.8°C,脉搏六部皆微弱而沉,左部更加明显。大便已经四天没有排便,小便也有些赤涩。

【诊断】

此伏气触发于外,感而成温,因肾脏虚损而窜入少阴也。《内经》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言冬时所受之寒甚轻,不能实时成为伤寒,恒伏于三焦脂膜之中,阻塞气化之升降,暗生内热,至春阳萌动之时,其所生之热恒激发于春阳而成温。然此等温病未必入少阴也。《内经》又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此言冬不藏精之人,因阴虚多生内热,至春令阳回其内热必益加增,略为外感激发,即可成温病。而此等温病亦未必入少阴也。惟其人冬伤于寒又兼冬不藏精,其所伤之寒伏于三焦,随春阳而化热,恒因其素不藏精乘虚而窜入少阴,此等证若未至春令即化热窜入少阴,则为少阴伤寒,即伤寒少阴证二三日以上,宜用黄连阿胶汤者也。若已至春令始化热窜入少阴,当可名为少阴温病,即温病中内有实热,脉转微细者也。诚以脉生于心,必肾阴上潮与心阳相济,而后其跳动始有力。盖此证因温邪窜入少阴,俾心肾不能相济,是以内虽蕴有实热,而脉转微细,其咽喉疼者,因少阴之脉上通咽喉,其热邪循经上逆也。其唇裂舌干而缩者,肾中真阴为邪热遏抑不能上潮,而心中之亢阳益妄动上升以铄耗其津液也。至于心中发热且发干,以及大便燥结小便赤涩,亦无非阴亏阳亢之所致。为其肾阴心阳不能相济为功,是以精神昏愦,闭目蜷卧,烦人言语,此乃热邪深陷气化隔阂之候,在温病中最为险证。正不可因其脉象无火,身不甚热,而视为易治之证也。愚向拟有坎离互根汤可为治此病的方,今将其方略为加减俾与病候相宜。

【处方】

生石膏(三两轧细)野台参(四钱)生怀地黄(一两)生怀山药(八钱)玄参(五钱)辽沙参(五钱)甘草(三钱)鲜茅根(五钱)药共八味,先将前七味煎十余沸,再入鲜茅根煎七八沸其汤即成。取清汤三盅,分三次温服下,每服一次调入生鸡子黄一枚。此方若无鲜茅根,可用干茅根两半,水煮数沸,取其汤代水煎药。

【方解】

温病之实热,非生石膏莫解,辅以人参并能解邪实正虚之热,再辅以地黄、山药诸滋阴之品,更能解肾亏阴虚之热。且人参与滋阴之品同用,又能助肾阴上潮以解上焦之燥热。用鸡子黄者,化学家谓鸡子黄中含有副肾髓质之分泌素,为滋补肾脏最要之品也。用茅根者,其凉而能散,用之作引,能使深入下陷之邪热上出外散以消解无余也。

【复诊】

将药三次服完,周身之热度增高,脉象较前有力,似近洪滑,诸病皆见轻减,精神已振。惟心中仍觉有余热,大便犹未通下,宜再以大剂凉润之药清之,而少佐以补气之品。

【处方】

生石膏(一两轧细)大潞参(三钱)生怀地黄(一两)玄参(八钱)辽沙参(八钱)大甘枸杞(六钱)甘草(二钱)鲜茅根(四钱)药共八味,先将前七味煎十余沸,再入茅根煎七八沸其汤即成。取清汤两大盅,分两次温服下,每服一次调入生鸡子黄一枚。

【效果】

将药连服两剂,大便通下,病遂全愈。

【说明】

此证之脉象沉细,是肾气不能上潮于心,导致心肾不交。但当服用药物后,脉搏变得洪滑,说明肾气已能上潮于心,心肾相交。由于心肾相交,所以各种疾病的表现都减轻了,与寻常的温病相比,其脉搏的洪大变得更加剧烈。

    本文地址:https://www.youyaokeyi.com/article/32808.html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介绍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并不售卖任何药材药品,如有疾病者请及时就医!

    本栏阅读

    Copyright © 2002-2024 药材供需网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6363号-19 免责声明

    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