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内经》年首次提出保持元气在防治疾病中的主导作用以来,元气学说经过历代医家的继承和发展,日臻完善,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在医疗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各种心律失常、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等。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提高了。
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这些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代医学认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本质是血管栓塞、狭窄、破裂,导致心脑组织缺血,心脑细胞死亡。传统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往往只关注一点,如扩张血管、
溶栓等。虽然这些药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只是解决一个方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非常复杂,一对一、单靶点的治疗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恰恰相反,中医理论强调治疗必须从根本入手,在治疗的过程中,
探索疾病的根源,应该采取一对多、多靶点的治疗方法,即确定正确的疾病根源。养气法就是这一理论的体现。
元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精微物质,是促进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它不仅是物质的表征,也是功能的体现。元气在人体内具有推陈出新、温煦脏腑、防御外邪、固精血等重要功能。“人的一生就靠这个气。”
如果生命力充足,运行正常,那么人可以活到100岁;反之,元气不足,或升降失常,则百病生,可导致多器官、多系统的功能障碍,其中以心脑血管系统的功能障碍最为常见。
根据中医理论,心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元气不足,五脏阴阳失调,焦虑愤怒,或饮酒过度,或性疲乏,或外邪入侵,导致气血不能滋养心脑;或者由于元气丧失,痰、瘀、饮等病理产物随之而来。
一种引起心脑功能障碍和病变的疾病。它原是由于元气不足、气血不足、阴阳两虚所致,以气滞血瘀、痰浊饮水为特征,临床表现多为虚实夹杂。
可能出现胸闷、心悸、心绞痛等心血管症状,以及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感觉和运动障碍等脑血管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元气不足可导致痰、瘀、水等病理产物的产生,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的紊乱,其中血瘀最为重要。气为帅血,血为气之母,气血运行,气虚血瘀。充满活力,强有力的心脏泵血,
血液流动顺畅;元气不足,激励心脏跳动和血液流动的动力不足,就会形成瘀血,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清代医家王清任特别强调气虚血瘀的病理结果。
他在《医林改错》一书中提到“元气若弱,则不达血管,血管若无生气,则留滞不动。”
因此,在治疗中应把握正气不足、血瘀痰阻的病理机制,注重益气活血、化痰清饮,标本兼治。目前,临床上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能滋补元气的药物主要有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灵芝、冬虫夏草等。药理研究表明,这些药物具有抗衰老、抗心肌缺血、抗血栓形成和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常用方剂有补阳还五汤、参麦饮、补中益气汤等。
日常生活中,除了依靠药物滋养元气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外,还可以通过调节饮食来保护元气,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的搭配,保持合理的营养成分,不可偏食。
比如《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味藏于胃中。味藏,为滋养五气,气生和谐,津液互补,神生。”在食物的选择上,要注意选择一些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
以及具有降血脂和抗凝血作用的食物。同时,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仅要注意食疗、理疗、气功治疗,还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劳、外感、情志因素,以保护其元气,防止其受损。
滋补元气不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重要作用,而且决定着人类的健康。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医学模式的改变,疾病谱的变化,健康长寿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中医元气理论包含着丰富的保健思想。
学会应用这一理论在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原《中国中医杂志》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郭雪)